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卵巢早衰的中医证素特征及补肾疏肝法的治疗机制研究 收藏
卵巢早衰的中医证素特征及补肾疏肝法的治疗机制研究

卵巢早衰的中医证素特征及补肾疏肝法的治疗机制研究

作     者:陈姝婷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灿东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09[医学-中医妇科学] 10[医学] 

主      题:卵巢早衰 证素特征 补肾疏肝法 治疗机制 

摘      要: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卵巢早衰的中医病位、病性证素和证型分布特征,以期进一步了解卵巢早衰的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POF患者共60例,运用规范的四诊信息采集表(附录B)采集基本病情和四诊资料,运用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录入一般信息和四诊信息,得出证素、证型名称和对应积分,分析POF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位、病性证素及证型分布特征。结果:1.卵巢早衰患者的病位证素:按出现频次高低分布依次为:肾、肝、胞宫、脾、心神、胆、表、半表半里,其中肾、肝与其他病位证素比较差异显著(P0.01)。2.卵巢早衰患者的虚性病性证素:按出现频次高低分布依次为:阴虚、血虚、气虚、阳虚、精亏、气不固、气陷,其中阴虚、血虚、气虚、阳虚、精亏与其他虚性病性证素比较差异显著(P0.01)。3.卵巢早衰患者的实性病性证素:按出现频次高低分布依次为:气滞、血瘀、热、痰、寒、湿、血热、血寒、饮,其中气滞与其他实性病性证素比较差异显著(P0.01)。4.卵巢早衰患者的证型分布特征:出现频次前5的证型名称依次为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证;肝郁血虚证;肝郁肾虚证;肝肾阴血亏虚证;肝肾气血亏虚证。单一证型少,以病位、病性相兼和虚实夹杂者居多。结论:卵巢早衰可累及多个病位、病性,病位主要在肾、肝,虚性病性以阴虚为主,实性病性以气滞为主。证型相兼,虚实夹杂。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补肾疏肝法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动情周期的的影响,对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的影响,对卵巢储备能力(INH-B、AMH)的影响,对下丘脑、垂体表达情况(GnRH、GnRH-R)的影响以及对卵巢组织形态学观察等项目,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角度探讨补肾疏肝法干预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方法:选SPF级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除空白组(A)外,其余大鼠均给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POF模型。注射15天结束后,通过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和FSH、E是否紊乱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选出造模成功的大鼠为模型组受试大鼠。POF模型大鼠则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补肾组(C)、疏肝组(D)和补肾疏肝组(E)。A、B组灌胃生理盐水,C组灌胃左归饮,D组灌胃柴胡疏肝散,E组灌胃左归饮合柴胡疏肝散。各组均连续灌胃28天。于实验末次给药后1天,实验大鼠麻醉后断头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性激素相关指标FSH、E、LH、PRL值,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指标INH-B、AMH值和下丘脑GnRH和垂体GnRH-R表达水平。断头后迅速剥离双侧卵巢,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后连续切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卵巢的组织形态。结果:1.造模:模型组大鼠出现动情周期不规则,血清FSH较空白组显著升高、E较空白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造模成功。2.内分泌激素:C、D、E组较B组的血清FSH、LH、PRL值降低,E值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卵巢储备功能:C、D、E组较B组的血清INH-B、AMH值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指标:C、D、E组较B组的下丘脑GnRH表达情况下降,垂体GnRH-R表达情况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卵巢组织形态学:C、D、E组较B组卵巢形态中各级卵泡数目增多,病理性纤维化减少。结论:补肾疏肝法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的调控作用,改善内分泌激素的紊乱状态,提高卵巢的储备功能,改善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实现治疗卵巢早衰的综合效应。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