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历史变迁 收藏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历史变迁

作     者:霍映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孙继虎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主      题: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历史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形成、确立及其发展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实践的过程,也是政治奋斗的结果。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特殊国情,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伟大创造。关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主题的研究,当前国内的许多相关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深入且详细的探讨,但是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论述和研究,探讨制度的路径依赖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的启示意义。本文首先探讨历史制度主义对于研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适应性问题,其次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渐进式历史演变的角度入手,探讨制度在生成阶段作为因变量与观念、旧制度、环境以及行动者等复杂、动态的结构性要素的关系;在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进行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探究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制度被确立下来随之进入一段相对平稳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制度又作为自变量塑造和影响着历史中的要素。任何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产生自我增强的作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也在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下增强了制度的路径依赖,这使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和考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结构变化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要突破制度路径依赖带来的闭锁,实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永续发展,使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永葆优越性和生命力,就必须坚持自我革命、与时俱进,自主调整自身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完善执政党、参政党和政党运行机制的建设为路径选择,展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将制度优势更好的转化为治理效能,这对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和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