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研究 收藏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研究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研究

作     者:海淑婧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田卫戈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304[艺术学-美术学] 13[艺术学] 

主      题: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 油画创作 

摘      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大部分主力部队撤离长江南北等地的“苏区,历时近两年艰苦卓绝的行军后,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事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保存和壮大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实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6日从江西于都出发,突破国民党的四道封锁线,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经四渡赤水后,继续行军北上。中国工农红军先后经过江西、福建、广东等14个省,越雪山、过草地,于1936年10月底在甘肃会宁成功会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是指以“长征为创作主题进行的油画类美术创作作品,包括对长征中的战争、生活、会议及其他相关题材内容的油画创作作品,也包括部分油画家在长征经过沿线进行的写生作品。绪论从选题的缘由、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初步调查数据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对该主题创作的理论研究应在革命历史画的概念背景中展开,通过归纳、整理,逐步深入,总结其系列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论文文本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长征的基本概况、历史描述以及对“长征精神的总结和分析。同时还叙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起因及创作基本分析,通过笔者采集的338幅油画创作作品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总结出该主题油画创作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里,成果卓著,数量逐步增多,语言逐渐丰富多样的整体趋势。第二章阐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具有再现和反映真实历史的历史特征;第二,具有红军文化和长征精神的文化特征;第三,具有宏大叙事和典型英雄形象的艺术特征。第三章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个案研究。对画家靳尚谊的《送别》,董希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艾中信的《红军过雪山》,崔开玺的《长征路上的贺龙与任弼时》,李宗津的《强夺泸定桥》、沈尧伊的《遵义会议》《长征之路》,陈坚、李明阳的《直罗镇大捷》,孙向阳、陈树东、孔平的《大会师》等九幅该主题经典作品,进行具体内容、艺术特点、语言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详尽分析。第四章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总结出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第一,具有记录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成长历程的历史价值;第二,具有填补长征图像缺失的历史记忆价值;第三,具有教育人民要铭记历史、发扬长征精神的社会精神引导价值;第四,具有中国美术史上独特创作篇章的艺术价值,对当代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第五章探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存在的问题和对该主题创作未来发展的期望。笔者倡导建设长征主题美术作品陈列馆,成立长征主题创作专项基金委员会,促使该题材油画创作持续不断,形成完整体系。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该主题油画创作的理论研究。总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主题油画创作是中国美术创作中,具有独立功能和多重价值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美术作品,还具有记录长征历程、弘扬长征精神等社会历史作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长征精神作为精神的引领,而承载着长征精神的主题油画创作,应更加受到重视,美术工作者更要积极进行该主题新的油画创作,努力传播长征文化内涵和革命历史观念,让一代代新人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唤起对革命征程的记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