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环境审计问题研究 ——以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为例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宏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20201[管理学-会计学] 12[管理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主 题: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资源环境 资源环境审计 长江经济带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硕果累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风貌得到极大改善,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而来的是日益严重、无法忽视的资源环境问题。恶劣的生态环境状况、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迫切需要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坚决做到层层抓落实。五千多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没有健康的自然家园我们终将无法生存。因此,将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列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议程,不仅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的现实需要,更是守护我们共同家园的必然选择。为精准掌握长江经济带地区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到对症下药,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下,2017年12月国家审计署组织各地特派办以及地方审计机关对长江经济带范围内的11个省市开展涉及所有方面的资源环境审计。J市就在本次审计范围之内,J市作为当地机关也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到此次审计中。与其他审计相比,本次审计涉及的对象多,内容复杂,工程项目多,过程繁琐,难度更大,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从最终的审计效果来看,本次审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长江经济带地区开展资源环境管护指明了更精确的方向,也为其他地区开展这类审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意见。本文从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两山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起源、发展进行理论分析,系统阐述了资源环境审计的涵义、要素及特点。在我国现有关于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上,结合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的实施情况,对审计过程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其资源环境审计的对策建议,为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些素材。本文通过对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概况进行分析,首先总结了此次审计取得的成绩,然后进一步指出此次审计中存在的资源环境审计体系和评价标准不健全、审计结果的可靠程度不够高、审计时效性差且约束力不够强、审计过程执行困难、审计方法信息化运用程度不够高等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有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相对匮乏、具备环保知识的审计人才队伍力量薄弱、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且审计环境亟待优化、现行的资源环境审计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科技强审战略实施不充分等原因。针对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况,在对其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从而使资源环境审计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一是从审计指标出发,健全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二是从审计力量出发,强化高素质专业型人才队伍建设。三是从审计支持出发,完善现有资源环境审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四是从审计组织出发,有效实现全方位联动合作。五是从审计方法出发,有效实现新旧技术科学利用。本文通过对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的探索,试图为完善国家区域性资源环境审计研究体系提供新的思考和证据,进而充实完善现有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以便更好发挥审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