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研究——基于金融一体化视角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高晓燕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主 题:京津冀 金融协同 评价体系 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法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审议通过意味着政策、资源、市场等内容都将在体系化建设中,而在这中间,金融在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尤其重要。因此,纲要中明确提出:在金融服务方面,强化北京的管理功能、天津的创新功能以及河北的服务功能。对此,三地金融部门积极配合,但还处于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理念的初步形成阶段,三地金融行业的发展在“协同上的体现并不是很充分。所以,本文深入研究了影响三地金融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提高三地金融协同程度。论文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金融协同发展以及国内关于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文献,并做出相应评述,发现在理论基础与计量方法上存在不足,所以本文对这两方面进行了改进。其次,明确给出了“协同发展的概念与标准,确定金融发展理论与金融协同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再次,从金融协同发展的规模、效率、结构三方面,共选取了10个指标,分析当前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并归纳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构建出了评价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最后,本文采用了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法对京津、京冀、津冀两两之间的金融协同程度以及三地分别与区域整体间的金融协同程度分别做了实证检验,金融协同发展方面,京津金融整体协同程度最低,金融结构应更加值得关注;金融规模方面,京冀协同程度最低;金融效率方面,津冀协同程度最低;金融结构方面,京津协同程度最低。以上述结果为依据,提出促进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深化京津金融合作,调整区域金融结构,合力建设北方金融中心;北京强化其金融管理功能,应牵头领导建设区域金融组织结构,积极参与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天津强化其金融创新功能,应全力办好全国金融创新基地,同时银行大力开展异地贷款,加快银行资金周转;河北强化其后台服务功能,借鉴经验建设区域乃至全国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更要注重培育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最终实现京津冀三地金融发展不断缩小差距,明确自身功能定位,提高金融协同发展程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