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骑行环境分析的自行车友好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收藏
基于骑行环境分析的自行车友好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基于骑行环境分析的自行车友好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作     者:赵婵琴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勇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303[工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2302[工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主      题:骑行环境 自行车友好城市 骑行行为 自行车复兴 

摘      要:自行车作为有益公共健康、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出行方式,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欧洲已经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自行车复兴运动,我国正处在自行车复兴运动的初期阶段也是关键时期。目前国内对骑行环境的研究主要关注建成环境方面的因素,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在现有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对我国城市骑行环境优化具有参考意义的骑行环境理论体系。首先以影响骑行行为的三个方面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建成环境)和影响自行车出行的六个方面因素(地理与气候、个人特质、社会影响与骑行文化、政策干预、城市形态与结构、自行车道路规划与自行车基础设施设计)入手,初步构建起骑行环境和骑行友好城市环境的理论体系。然后以理论体系为指引,选取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东京三个城市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理论内涵。最后以深圳市为实操案例,探讨深圳市在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建成环境层面)构建骑行友好城市环境的策略。研究发现:深圳市在自然环境方面对发展自行车交通的影响有限,潜在的夏季多雨天气干扰可以通过建成环境层面的措施来缓解;在社会环境层面,“新骑行文化还未得到充分的推广,自行车发展策略体系中缺乏长效评估机制的内容;在建成环境层面,城市街区形态有待改善,城市的自行车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导则需进一步优化。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本文提出:我国城市在建设骑行友好城市环境的过程中应当全面关注自然、社会、建成三个层面的环境对发展自行车交通的影响,并减弱自然环境方面的阻碍、构建骑行友好的社会和建成环境。以深圳为例,应完善自行车基础设施配置以缓解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带来的骑行不适,发扬自行车出行的“新骑行文化,在现有的自行车发展策略体系中逐步构建滚动的长效评估机制,开展自行车接驳公共交通方式的土地利用研究,完善自行车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导则,探讨开放社区中“自行车街道的可能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