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青年”思潮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收藏
“新青年”思潮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新青年”思潮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作     者:韩媛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汪卫东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      题:《新青年》 《新潮》 启蒙 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 

摘      要:在20世纪中国启蒙与救亡热潮之下,各阶层知识分子在相继经历了器物变革与制度变革的失败后将救亡重点投注在思想文化的革新上,“新青年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变革力量被发掘、弘扬。从梁启超的“新民与“少年、鲁迅的“立人,到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与《新青年》杂志创办,师辈致力于在年轻一代中寻求同盟军,“新青年思潮启动。本论文分三个部分探讨在20世纪中国启蒙与救亡热潮的时代背景下,“五四文学的发生与“新青年思潮的逻辑关系。第一部分,梳理“新青年思潮诞生与发展的过程,探究“新青年意识的本质内容与精神内核,从20世纪初梁启超、鲁迅个人对青年群体的呼唤到《新青年》各编辑同人对“新青年的全体动员令,师生两代结成思想变革的同盟军。第二部分,研究“新青年思潮背景下师生的互动与合作,即师辈与“新青年的互动、《新青年》与《新潮》的互动、启蒙变革与“文学革命的互动。《新潮》创办彰显了师辈“敬告青年运动的实绩,师生两代虽在具体主张上有所分歧,却一致达成了以“文学革命促成“思想革命的合作,“新青年在师辈“理想对象(青年)与“理想方式(文学)的双重建构中进行文学创作。第三部分,研究“新潮文学对“五四文学基本特征生成的延展作用。得益于在青年群体间引发的“情感共振,“新潮的小说创作获得了天然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成为“文学革命的生力军,奠定了“五四文学创作的基本思想主题与风格特征,一是随着“不平之鸣到“写实文学主张的深入,“五四文学乡土表现的生成;二是从“个人主义到“表现自我的创作实践,“五四文学感伤基调的生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