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附子汤治疗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谢文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慢性心力衰竭 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 加味附子汤 临床研究
摘 要:目的: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已有确切疗效,本研究旨在针对临床证属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汤(炮附子、茯苓、生晒参、麸炒白术、白芍、泽泻、猪苓、丹参、檀香、砂仁),观察其对CHF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疗效、临床心功能疗效、BNP水平、24h尿量、血尿酸、血浆D2聚体、左室射血分数(LEVF)及随访90天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观察加味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时间段,在四川省中医院心血管二科住院部并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功能Ⅱ~Ⅲ级)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型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可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随访90天。两组均予基础治疗:低盐低脂饮食、合理运动、注意休息、每日常规低流量吸氧大于两小时,对照小组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采用心力衰竭的传统西药治疗(根据血压、电解质、心率等,选择性使用利尿剂、ACEI/ARB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醛固酮拮抗剂以及其他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慢慢增加到目标剂量,如果有不良反应,更换或停药。试验组在按照上述西药治疗原则上传统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汤方(炮附15g、茯苓30g、生晒参30g、麸炒白术15g、白芍15g、泽泻30g、猪苓30g、丹参30g、檀香10g、砂仁5g)免煎中药颗粒剂治疗14天,观察前及观察期收录两组的安全指标和疗效指标数据,对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结束后顺利完成60例临床病例,总结分析数据如下:1、中医症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有效率均不明显,仅50.0%-60.0%左右,证明试验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并不优异,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选择的临床心功能分级仅为II-III级的患者,数据差异性相对较小,也可能是因为心衰病程长,用药时间较短,最终统计两组差异未显现出来。3、NT—pro BNP水平:经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 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无统计学差异。证明试验组NT—pro BNP水平下降情况较对照组并不优异。4、24h尿量:经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血尿酸水平还有明显增加,可能系两组患者均使用利尿剂原因。两组经治疗后独立t检验P=0.398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试验组血尿酸控制情况并不优于对照组。6、血浆D2聚体: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D2聚体均显著下降(P0.05,无统计学差异。证明试验组血浆D2聚体下降情况较对照组并不优异。7、左室射血分数(LEVF):经治疗后两组患者LEVF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无统计学差异。证明试验组LEVF水平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并不优异。8、随访90天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经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90天内再住院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味附子汤配合传统西药治疗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的“心衰病患者能显著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中医症候疗效,增加24h尿量,还可以降低随访90天内再住院率;(2)加味附子汤配合传统西药治疗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的“心衰病患者对临床心功能疗效、NT—pro BNP水平、血尿酸、血浆D2聚体、左室射血分数(LEVF)、随访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