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山东省曲阜市为例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吕宜平
授予年度:2020年
摘 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成为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开设校本课程提出了明确要求,赋予了校本课程补充国家课程、实施选修模块、丰富学校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的多重价值,校本课程已成为新课标背景下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必由之路。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中心,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师等开发者依据学校特色、区域旅游地理特征,搜集、整合学校内外旅游地理课程资源,充分考虑特定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在科学的统筹管理下,根据课程性质和理念构建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构成和安排构建课程组织、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进行课程评价的活动。当前,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研究缺乏对开发模式的理论构建,未能提出一套科学、完整的、基于旅游地理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同时,相关研究与地理新课标的融合深度不足。研究选取山东省曲阜市为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区域,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以高中地理选修模块“旅游地理为主题,依据新课标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充分调查与分析曲阜市高中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曲阜市高中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并在目标设计、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教材编写、实施建议等环节呈现案例。基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明确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对曲阜市高中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最终对曲阜市高中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进行探究。具体来说:第一,通过解读2017版地理课程标准,明确了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应成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承担综合育人和实施选修课程的双重任务,其知识体系应凸显进阶思维、课程内容应把握核心知识、课程目标应侧重实践能力,应重视问题式教学、落实地理实践、重视表现性评价,为开发模式提供理念、内容和实施上的指导。第二,研究对曲阜市高中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一方面对旅游地理校本课程现有成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运用访谈法了解旅游地理校本课程的现实问题、优势与建议。现有成果方面存在课程内容缺乏地理学科特色、旅游地理内容组织脱离课标、旅游业数据和案例缺乏更新、问题设计缺乏进阶性逻辑性等问题;现实问题方面,教育行政部门缺乏重视、学校主体角色功能受阻、高中教师开发动力不足、课程开发理念存在误区、旅游地理课程地位较低,但在校本课程开发统筹、地理课程资源整合方面具备优势;建议方面,开发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旅游地理课程资源选取应更加注重开放性,校本课程实施可与课堂“微实践相结合。第三,曲阜市高中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主要包括目标构建、组织构建、评价构建和统筹管理四个方面。目标构建层面,模式基于环境分析、开发原则、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对课程目标进行设计;组织构建层面,模式通过确定构成要素、制定课程安排、明确课程内容,进行教材编写,并且提出实施建议;评价构建层面包括学生评价和课程评价,学生评价应注重表现性评价,课程评价则主张对整个开发过程的评价;统筹管理层面,创新提出开放式统筹模式,提出动力保障和知识管理的相关策略。其中,围绕目标设计、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教材编写、实施建议等方面分别设计和呈现相关案例。研究基于新课标的新目标、新理念、新要求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一套具有完整结构的开发模式,既完善和丰富了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包括曲阜市在内的诸多地区的学校开展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