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任弼时的群众观及其实践研究 收藏
任弼时的群众观及其实践研究

任弼时的群众观及其实践研究

作     者:王露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许顺富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      题:任弼时 群众观 实践 

摘      要:任弼时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付出了毕生心血。任弼时是马列主义的坚实践行者,在他长达30年的革命生涯中,不断将马列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任弼时长时间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但他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在实践工作中提出了特点鲜明的群众观内容,丰富了马列主义群众观的重要理论。任弼时群众观的形成条件是多方面的,发展历程是长期而复杂的。任弼时群众观的形成深受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时局形势影响,马列主义群众观、党的早期群众政策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都是其群众观的重要理论来源,任弼时个人的学习与实践经历则奠定了其群众观的总基调。不同的历史阶段,任弼时在实际工作中对群众观的阐述及其群众观理论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可将任弼时群众观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发展、形成、完善四个阶段。任弼时在共青团工作期间是其群众观萌芽时期。随着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增长,任弼时进入党中央工作,其工作也随着组织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直到卢沟桥事变之前,此阶段是任弼时群众观的发展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任弼时的群众观思想也不断深化,在此阶段正式形成。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任弼时的群众观思想也开始向民主政权建设方向倾斜,直到去世前,任弼时都在为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殚精竭虑,其群众观思想也日趋完善。任弼时群众观的内容十分丰富,且构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依据任弼时对群众观的理论创新,将任弼时的群众观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其根本立场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任弼时始终坚持群众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其鲜明特点是将密切联系群众与反对官僚主义相结合,认为官僚主义的重要原因就是脱离了群众;其最终目的是维护群众利益,人民群众不仅仅是党工作的出发点,更是落脚点,要将群众利益落到实处;其重要方法是向群众学习,注重调查研究,时刻注意改善工作方法。任弼时群众观的特征也十分鲜明,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征,因此能够很好地用于指导实践。任弼时群众观在其党建工作、经济工作及青年团工作中的实践运用,深刻体现了任弼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品格。任弼时群众观蕴含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启示,一方面丰富了党的重要理论成果,另一方面提供了对党从事具体工作的实践指导。对任弼时群众观的深入研究,对于今天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保持长期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实践检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只有牢牢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才有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脱离群众的危险是党当前面临的重大危险之一。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在任弼时群众观指导下始终牢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长期不动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