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公共治理视阈下的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问题研究 ... 收藏
公共治理视阈下的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问题研究 ...

公共治理视阈下的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问题研究 ——以东莞市松山湖区4所中小学为例

作     者:刘秋燕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炎轩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4[教育学] 

主      题:公共治理 中小学教师 师德失范 “多中心”治理模式 

摘      要:师德,是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期间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引领学生思想进步,师德好师风正对学生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克尽职守、坚持立德树人,师德的整体状况良好。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社会上的不良思潮渗透进了纯净的象牙塔,极少数教师在师德方面出现了对职业认识存在偏差、对学生态度存在偏颇和对价值取向存在偏失等一些师德失范的行为。在新时代,加强师德建设,治理师德失范问题、打造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颇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等实证方法,基于东莞市松山湖区4所中小学的近600名教师的真实数据和案例,根据行为的后果严重程度归纳出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表现:失当行为、失职行为和渎职行为。同时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了导致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社会原因,包括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失衡和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原因,包括制定师德制度主观片面、执行管理制度随意空乏、处罚失范行为存在不足;同时,还有教师自身也难辞其咎,譬如职业和生活压力重、教育教学观念旧、师德修养自觉性弱。本研究从公共治理理论的视角去研究如何治理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的问题,构建了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问题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包括:发挥社会在师德失范治理中的支持作用的师德生活模式、发挥政府在师德失范治理中的调控作用的师德建设模式、发挥学校在师德失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的师德管理模式和发挥教师在师德失范治理中的主体作用的师德修养模式。本研究的实践价值一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二是促进形成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用;二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另外,就学术价值而言,尽管以往诸多学者就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表现和原因等相关研究成果建树颇丰,但主要是基于教育学、教育管理抑或是心理学等理论视角,他们更多的是涉足于宏观性的理论研究。本研究的些微创新正在于在公共治理理论的视阈下,围绕着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失范行为治理,构建了一个由全社会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建设、学校管理、教师行业协会协调和教师自身修养的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是推动治理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失范问题、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且具有充分的现代性和民主性的创新模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