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激光放大内镜在非糜烂性反流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赵红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蓝激光放大内镜 非糜烂性反流病 食管乳头内毛细血管襻 治疗
摘 要:研究目的: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指有烧心反酸等临床表现、但在普通白光内镜下与正常无异、看不到黏膜破损的一种食管疾病,因此给镜下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带来了困难。食管乳头内毛细血管襻(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是食管的树枝状血管再分支发出的更细小的血管网,其形态变化可以用于区分黏膜病变是炎症、溃疡还是癌症。NERD患者的IPCL形态表现为扩张和(或)延长,镜下发现此结构呈上述改变可帮助诊断NERD。但IPCL在传统白光内镜下难以发现,只有将黏膜放大后才可以观察到。蓝激光放大内镜将蓝激光成像技术和放大内镜相结合,能够清晰地显示IPCL以便于观察其形态变化。本研究主要探讨NERD患者IPCL在蓝激光放大内镜下的形态改变,为NERD的镜下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实验分为健康组和NERD组,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作为NERD组,健康组纳入的是同期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对NERD组所有患者行Gerd Q评分并记录得分情况。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行蓝激光放大内镜检查,在蓝激光成像+放大(Blue laser imaging+Magnification Endoscopy,BLI+ME)模式下观察IPCL形态并根据其形态将NERD组分为IPCLⅠ组和IPCLⅡ组,Ⅰ型组IPCL形态表现为规律排列的卷发状,Ⅱ型组IPCL形态表现为扩张和(或)延长,但仍规律排列。对NERD组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治疗8周后再次行Gerd Q评分,同时对IPCLⅡ型组复查蓝激光放大内镜,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IPCL形态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共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共纳入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53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6例、27例,两组在年龄、BMI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行蓝激光放大内镜检查后发现:健康组中90%(18/20)IPCL形态正常,仅有2例IPCL形态有改变;NERD组中发现IPCLⅠ型者占15.1%(8/53),IPCL形态改变者即IPCLⅡ型组占84.9%(45/53)。对IPCLⅠ型组和IPCLⅡ型组治疗8周后再次行Gerd Q评分,治疗前两组Gerd Q评分为10.88±1.36、11.62±1.71,治疗后两组Gerd Q评分为7.00±0.53、6.84±0.79,治疗前后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组内在治疗前后的评分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治疗后的IPCLⅡ组行蓝激光放大内镜检查,发现有77.8%(35/45)的患者IPCL形态恢复正常,有22.2%仍表现为形态改变。结论:IPCL形态的改变可以帮助区分正常黏膜和病变黏膜,应用蓝激光放大内镜可清晰观察到此结构。健康人IPCL形态呈正常的Ⅰ型表现,非糜烂性反流病虽然在白光内镜下看不到食管黏膜的破损,但在蓝激光放大内镜下可以观察到IPCL呈扩张和(或)延长的Ⅱ型改变,经正规方案治疗后IPCL形态绝大多数会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