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唐·德里罗《天秤星座》中李·奥斯瓦尔德的身份追求 收藏
唐·德里罗《天秤星座》中李·奥斯瓦尔德的身份追求

唐·德里罗《天秤星座》中李·奥斯瓦尔德的身份追求

作     者:李叶莹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周敏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唐·德里罗 《天秤星座》 拉康式的心理分析 身份 主体性 

摘      要:唐·德里罗(1936—)是美国当代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的多部作品都为他赢得了不少重要奖项,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推崇其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四位作家之一。他于1988年出版的小说《天秤星座》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惊艳了读者。在这部小说中,处于特殊的文化氛围、社会浪潮和政治环境中个体的身份和主体性问题是作者关心的议题之一。本论文以《天秤星座》为研究文本,借用精神分析学中的概念,辅之以身份认同理论、媒介理论和后现代社会理论等,探究个体在复杂的后现代环境之下面临的身份困境和主体性缺失问题,并试图通过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为个体如何在美国特殊社会环境中自处提供意见和建议。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涉及《天秤星座》这部作品及作家德里罗的介绍、文献综述及论文的研究意义和框架三个层次。第一章结合当时的历史、政治和社会环境论述了奥斯瓦尔德寻求群体认同的失败,他在被社会歧视、两种意识形态共同排挤以及消费资本主义忽视的情况下成为了局外人。第二章主要借用拉康精神分析学相关理论对奥斯瓦尔德在寻求群体认同失败时转而寻求自我认同的表现进行论述。首先,类型丰富的大众媒体为存在于媒体社会中的个体提供了大量的理想形象,奥斯瓦尔德通过对这些理想形象的想象性认同来确认自我身份。其次,当个体处于象征界中,自我的欲望其实就变成了大写他者的欲望,个体通过对大写他者的象征性认同衍生出了表演欲望。奥斯瓦尔德时刻想象自己被注视着,通过在大写他者的注视下进行表演以满足其欲望来获得自我身份。最后,想象的凝视这一概念强调主体同时在看与被看,此时主体分裂成第一人称的我与第三人称的“我,“我成了我注视下的客体,个人主体性由此丧失。奥斯瓦尔德从电视屏幕中看到了自己被枪击的画面,作为第一人称的李·奥斯瓦尔德的肉体即将毁灭,而作为第三人称的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将变成商品,通过电视媒体的不断播放一直被消费者消费,从而获得所谓的身份。在奥斯瓦尔德死前的短暂时间里,他也加入到了消费者之间,与他们一同观看第三人称的自我进入历史的瞬间。第三章分别从个人、社会和文本三个层面阐释奥斯瓦尔德在追寻身份的过程中走向极端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奥斯瓦尔德混淆了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他对理想自我的盲目追崇导致了其偏执症状的出现。其次,媒体与意识形态的勾结引导奥斯瓦尔德逐渐偏离正轨。最后,在作者结合历史和虚构提出了阴谋和偶发事件两条平行叙事线共行的叙事架构的背景下,他又巧妙地利用占星学为这两条平行线搭建桥梁,让奥斯瓦尔德顺利地跃入阴谋之网中成为替罪羊。经过全文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个体在后现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把握好平衡,个人欲望与身份的建构不可过于被社会大环境所控制,不然容易丧失主体性,最后走向极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