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心肺耦合分析预测抗抑郁治疗早期疗效的初步研究 收藏
心肺耦合分析预测抗抑郁治疗早期疗效的初步研究

心肺耦合分析预测抗抑郁治疗早期疗效的初步研究

作     者:孙启蒙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梁炜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5[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医学] 

主      题:抑郁症 心肺耦合分析 抗抑郁剂治疗 早期应答 

摘      要:背景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而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首次治疗有效率低,同时没有较为可靠的预测抗抑郁剂治疗应答的生物学指标。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最常见症状之一,而心肺耦合(cardiopulmonary coupling,CPC)分析是新的便携式睡眠评估方法,能够定量评估睡眠质量。目的评估MDD患者经过抗抑郁剂治疗前后的主观睡眠质量、客观睡眠质量(利用CPC分析)、抑郁症症状严重程度,及CPC分析结果与抗抑郁剂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探索能够预测抑郁症治疗早期应答的CPC分析指标。方法本研究纳入的MDD患者共41例,均符合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BMI、精神疾病家族史、是否复发患者、病程、及服用的抗抑郁剂种类等人口学资料及CPC分析监测的睡眠指标、主观睡眠问卷及汉弥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最后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和分析结果运用SPSS23.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41例MDD患者,男女性别比为0.43:1,平均年龄为(49.8±14.2)岁,平均病程(55.6±66.0)个月。2.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2周的抗抑郁治疗,MDD患者的CPC分析结果中,不稳定睡眠时间、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P值均0.05)较治疗前显著降低。3.经过治疗后,MDD患者的主观睡眠问卷及HAMD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4.MDD患者的治疗前CPC分析中总睡眠时间和治疗2周后HAMD中睡眠障碍因子的减分值呈负相关(P=0.036)。不稳定睡眠次数与治疗2周后HAMD中阻滞因子减分值呈负相关(P=0.005)。REM睡眠次数与治疗2周后认知因子减分值(P=0.016)、阻滞因子减分值(P=0.380),及HAMD总分减分值(P=0.048)之间密切相关。5.MDD患者的治疗2周后的CPC分析总在床时间与治疗4周后的HAMD-24中焦虑/躯体化因子减分值(P=0.009),衰退因子减分值(P=0.042),以及HAMD总分减分值(P=0.020)均呈正相关。总睡眠时间与焦虑/躯体化因子减分值(P=0.006)及绝望因子减分值(P=0.037)呈正相关。不稳定睡眠次数和绝望因子减分值呈正相关(P=0.036)。起床次数与治疗4周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总分呈负相关(P=0.012)。起床时间亦与治疗4周后PSQI呈负相关(P=0.011)。6.多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MDD患者的治疗前总在床时间越长(OR=1.024,95%CI:1.006~1.042),稳定睡眠潜伏期时间越长(OR=1.024,95%CI:1.002~1.047),治疗2周后的总在床时间减小值越大(OR=1.034,95%CI:1.005~1.064),稳定睡眠潜伏期减小值越大(OR=1.040,95%CI:1.003~1.078),抗抑郁剂治疗早期不应答的风险越高。7.治疗前总在床时间偏短(≤565分钟)的MDD患者更易于对抗抑郁剂应答(皮尔逊χ=9.784,P=0.002)。结论1.MDD患者治疗前的CPC分析指标与治疗2周后的抑郁症状改善程度密切相关,治疗2周后的CPC分析指标与治疗4周后的抑郁症状改善程度密切相关。2.CPC分析中的总在床时间及稳定睡眠潜伏期与MDD患者抗抑郁剂治疗应答相关,治疗前总在床时间偏短的患者提示了在治疗4周后其可能更易于对抗抑郁剂治疗应答,或许能够预测MDD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