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 ——一个类型学分析及其应用 收藏
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 ——一个类型学分析及其应用

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 ——一个类型学分析及其应用

作     者:葛文硕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吴新叶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1[管理学-行政管理] 

主      题:社会组织 应急响应 类型分析 响应框架 

摘      要:面对危机事件的发生,社会组织能够凭借组织优势,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行动,集合专业的救援队伍投入应急救助、动员社会力量给予救灾物资供应、积极调动组织团队参与应急响应。同时,社会组织也能多方面协助政府进行应急响应,包括应急资源的整合、调配,从而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整体的应急响应效果。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以及应急作用的最大化发挥,成为我国在应急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参与主体。但实际上,社会组织参与响应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被忽视。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大多只是服从、配合政府的指挥,一些响应行动仅停留在物资捐助、信息传递、心理疏导等初级应急阶段;其次,社会组织的应急响应工作难以贯穿整个应急响应周期,并且其响应过程缺乏与政府有效沟通配合,易造成应急响应效率低下;最后,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也存在自身响应的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论文在此背景下提出问题。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引出论文对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同时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可能会存在响应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类型学上有着怎样的类型划分?这种类型学的划分又是否能形成研究分析框架,从而解释应急响应的实践?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阐释将是论文研究分析的核心问题。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论文发现,在资源依赖理论的指导下,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与外部制度环境的互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的活动。具体表现为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的过程中存在三种响应方式的差异。笔者将其归纳为三种响应类型的划分,即积极的响应方式、观望的响应方式、消极的响应方式。在进一步分析中,笔者从组织内部治理条件以及外部环境因素这两大层面出发,划分六种影响因素,并两两组合产生九种组合方式,从而具体阐释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的活动。经分析发现,以积极的、消极的、观望的这三种响应方式作为分析框架,能够解释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的具体活动表现。同时论文加入对2008年社会组织参与汶川地震的响应案例分析,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一分析框架的适用性,表明这一分析框架的实践意义。论文在最后提出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方式的转换,从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两大层面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而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方式的积极转换,探寻未来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的有效路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