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家具的无意识设计及用户刺激研究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董文英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082902[工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0829[工学-林业工程]
摘 要:家具消费市场经历了从理性消费到感性消费的过程,其淘汰机制也由废旧淘汰转为审美淘汰,这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的更迭与进步。从用户需求角度来讲,在竹家具的设计求解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功能等显性需求,更需要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从用户意识角度来讲,用户的行为表现除了受意识支配,更多情况下是不自主的下意识行为。对竹家具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着眼于用户下意识行为,有利于竹家具的创新设计。在“以竹代木和“以竹胜木的时代背景下,竹作为我国丰富的天然环保材料,以其柔和的色泽、光滑的触感、清晰的纹理等特点,给人良好的感官感受。此外,竹还具有强度高、韧性好、重量轻等优点,因而满足造型多样化的前提需求。其应用空间也在不断拓展,然而这种拓展并不能迅速解决木材资源短缺的燃眉之急。分析与研究基于无意识设计的竹家具(下文统简称“无意识竹家具)对用户的刺激作用,以及用户对无意识竹家具的应激行为,从生物解剖学领域和心理认知领域,结合人机工程学领域考量竹家具的设计,为竹家具制造业开拓了一个新的设计视角,并有利于竹以及竹制家具市场的开发。为此,本课题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本课题的研究综述以及对本课题研究范畴的界定。首先从能源节省、文化价值、国际视角三个角度,分析了无意识设计理念与竹家具设计结合的国际化意义;并从竹家具设计的学科拓展和市场开发角度分析了无意识设计与用户刺激结合的时代性意义;最后限定了基于无意识设计的竹家具对用户刺激的研究在哲学、生物学、心理学方面涉及的范畴。为基于无意识设计的竹家具研究方法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竹家具设计方法和无意识设计方法的解析与归纳。从竹家具的形成规律和构成方式着手,进而探讨竹家具优良的应用性能和形态要素,最后总结归纳了竹家具设计方法。再细致解析了无意识设计产品特征,明确了无意识设计灵感获取途径,并总结无意识设计方法,最后构建无意识设计流程图。第三部分是用户刺激的作用机制和竹家具对用户的刺激研究。分别从生理学与心理学两个层次解析了刺激作用的原理。并探讨了竹家具设计与无意识设计的多个契合点,即作为对用户的刺激点,包括材料文化优势、结构创新优势、造型创新优势、色彩创新优势,为基于无意识设计理念的原竹家具的设计参考矩阵的建立提供依据。第四部分是无意识竹家具设计方法的研究及实践。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结合语意差分法、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获得用户对无意识设计产品(下文统简称“无意识产品)的偏好,并分析无意识设计产品的共性,为无意识竹家具设计方法提供导向。然后结合文献法、德菲尔法等建立了基于用户需求的无意识原竹家具的设计参考矩阵,并构建了设计方法思维导图。根据构建的矩阵和思维导图设计三款无意识竹家具,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语意差分法验证无意识竹家具对用户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