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贫困地区乡村类型识别与振兴途径研究——以同心县为例 收藏
贫困地区乡村类型识别与振兴途径研究——以同心县为例

贫困地区乡村类型识别与振兴途径研究——以同心县为例

作     者:郑殿元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文琦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3304[工学-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主      题:乡村振兴 类型识别 振兴途径 乡村地域系统 城乡融合发展 贫困地区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切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乡村发展虽然由最初的城市偏向发展战略,逐步转向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阶段,但总体来说,在长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乡村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对于贫困地区,民生领域历史欠账较多,且多为生态环境脆弱和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复合区域,因此,该地区既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战场,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本文运用A-F法对研究区农村贫困化程度进行测度,全面了解现阶段贫困地区农村贫化程度,并结合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贫困地域分异机理进行探析,得出贫困地区农村主要致贫因素和农户群体性福利被剥夺维度,从而揭示农村深层贫困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了乡村综合体与乡村地域系统理论和城乡融合体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阐释了村域空间结构格局演变和城乡要素结构功能优化重组,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构建了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村落类型识别体系和技术规范流程,为科学合理识别村落类型,分类推进乡村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农户仍然存在多维贫困状况。当K=3时,多维贫困发生率H为0.1473,平均剥夺份额A为0.0891,多维贫困指数MPI为0.0131,主要致贫维度为住房、教育和发展,贡献率分别为32.25%、23.94%、15.98%,收入维度仅排在第4位,与单维贫困排序基本一致,说明该阶段农村贫困程度得到缓解,收入维度已不再是制约农户发展的主要维度。(2)农村贫困化呈现出较为显著的集中连片性,以及地域差异性。贫困化程度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贫困人口分布较多的村域,冷点区域位于北部扬黄灌区和塬区。并通过各维度对不同村庄MPI指数的贡献度,以及同一村庄不同维度贡献度的比较分析,分别得出各村庄的主要致贫维度。(3)综合主成分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诊断得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为地面坡度、到县政府所在地距离、海拔和人均耕地面积,其决定力q值分别为0.51、0.44、0.41、0.34。在多种因素相互组合和作用结果下,贫困地区农村形成了自然环境限制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后续发展,经济区位影响公共服务辐射范围导致农户群体性福利被剥夺,以及资源丰度约束农业生产导致产业发展困难的贫困分异机理。(4)依据乡村振兴村落类型识别体系和技术规范流程,分别从乡村主体、产业发展、人居环境、资源禀赋4个子系统出发,进行逐级分类判断识别乡村主导类型,并结合专家征询分析与村落特征组合状况,将乡村振兴村落类型识别为集聚提升类、三产融合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5种类型。(5)通过对不同类型村庄主要致贫维度和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各类村庄现有优势与不足,从而针对性的提出不同类型村庄的振兴途径,以期为贫困地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