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视角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龚征旗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摘 要:结构主义普遍认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联系,但对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结构主义并不对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加以区别,主张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认为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普适模式。本文从要素禀赋理论的视角,分析贵州省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思路是,要素禀赋结构决定比较优势,从而决定地区产业结构,最终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本文将贵州省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产业结构研究文献,寻找本文理论支撑。其次,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贵州省比较优势产业。再次,通过梳理和研究贵州省产业结构历史变迁,结合贵州省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对贵州省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第二产业内部细分产业结构对第二产业产出的影响。最后,对贵州省产业结构转型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贵州省比较优势产业是由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贵州省比较优势产业主要有山地特色农业(如茶叶、水果种植业、中草药种植业等)、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行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的轻工业、旅游业、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产业等。贵州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特别是比较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因此,贵州省产业转型升级应在稳固现有对经济起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起到产业甄别和因势利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