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子女课堂参与研究——以无锡市T小学为个案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径言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随他们来到城市的子女被称为“新市民子女,从“农民工到“新市民,虽然身份之变去掉了之前一些称谓的歧视色彩,但是新市民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课堂教学不仅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活动,而且也是连接学校教育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本文从新市民子女课堂参与为切入点,探讨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以及新市民子女教育问题中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希望借此引发各界对新市民子女教育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本研究以无锡市T小学X班为例,主要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情况的观察以及教师、学生、家长课堂内外的日常生活的考察,对新市民子女课堂参与的总体现状进行了描述,并根据总体观察结果从中挑选几个个案,通过对个案的深度描述,阐述新市民子女课堂参与的特殊之处。本研究立足社会学的视角,结合符码理论,资本理论以及身份认同理论从新市民学生自身的认同、群体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学生生存空间这几个维度剖析了新市民子女的课堂参与现状。研究发现,新市民子女课堂参与的结构存在明显特征。身处新市民学校的新市民子女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对其课堂参与产生积极影响。新市民子女教师的个人特征以及对新市民子女的教育期待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同辈群体所存在的群体文化和情感依赖对课堂的参与动机也产生了影响。相比一般家庭,新市民子女家庭结构更为复杂,家庭各项资本较为薄弱,这些都使得新市民子女在课堂参与行为上产生了差异。新市民子女所处的物理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是其上课参与度不同的潜在影响因素。笔者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通过教师引导的全通道课堂互动模式的应用来促进新市民学生之间的互动;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新市民教师对其学生的学习期待;强化新市民家长参与学校的理念;注重学生群体间的亚文化以及促进新市民学校自身内驱力的发展这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