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泓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主 题:针刺 中风 上肢痉挛 运动功能 阴阳平衡针刺法 表面肌电图
摘 要:目的:运用表面肌电图检测技术观察阴阳平衡针刺法对于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运用阴阳平衡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将符合脑卒中诊断和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阴阳平衡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每次治疗30min,每天1次,每周6天,共治疗2周。观察:(1)选取痉挛相关表面肌电指标(RMS值和iEMG值),进行治疗前患者健侧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以建立正常数据标准。(2)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侧的表面肌电值(RMS值及iEMG值)。(3)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上肢改良Ashworth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并采用尼莫地平法评估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健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RMS值分别为2.10±1.12uV、2.00±0.86uV;iEMG值分别为0.15±0.37uV·s、0.15±0.37uV·s。对照组健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RMS值分别为2.16±1.12uV、1.89±0.66uV;iEMG值分别为0.16±0.37uV·s、0.11±0.32uV·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肱二头肌的RMS值及iEMG值明显降低(P0.05)。3.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肱三头肌的RMS值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肱三头肌RMS值、iEMG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上肢肱二头肌改良Ashworth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上肢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3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组治疗方法均能部分降低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痉挛相关表面肌电值;且对于肱二头肌痉挛相关表面肌电值的影响阴阳平衡针刺法优于常规针刺法。2.两组均能缓解上肢痉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等,且阴阳平衡针刺法对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常规针刺法。3.阴阳平衡针刺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方法,但其疗效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