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微信朋友圈人际交往负面效应及解决策略研究 收藏
微信朋友圈人际交往负面效应及解决策略研究

微信朋友圈人际交往负面效应及解决策略研究

作     者:范雅楠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冯希哲;赵政绪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0303[法学-社会学] 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3[法学] 05[文学] 030301[法学-社会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主      题:微信 朋友圈 人际交往 负面效应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一款全民性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的存在,为我国大众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实现了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相互融合。朋友圈作为微信重要的社交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人际交往方式和人际交往态度。当它在为用户社交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其问题与不足也相应而生。因此,分析与研究微信朋友圈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与负面效应,有利于倒逼社交网络平台的改革与发展。本论文在对微信朋友圈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以微信朋友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微信朋友圈的含义、人际交往的媒介符号、传播特征、模式类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依据微信朋友圈使用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分别从用户的使用动机、使用行为、使用态度三方面对其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进行了概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人际交往的广度上,微信朋友圈虽然体量庞大,但是人际互动程度低;在人际交往的活跃度上,用户日均使用朋友圈时间较长,但发布频次较低,部分用户存在“潜水行为;在人际交往的深度上,用户习惯于使用分组屏蔽的方式来规避人际交往的风险性,用户倾向于使用点赞功能,但同时也表现出收到评论的期望值大于收到赞的期望值;在人际交往的态度上,用户对使用朋友圈表现出一定的社交疲劳感,并有向其他匿名性、开放性、陌生化的社交平台转移的倾向性。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归纳与总结,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对微信朋友圈人际交往的负面效应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分别从用户、平台、社会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具体来说,用户需要坚持适度使用社交网络的原则;社交网络平台需要找准产品定位,提升用户体验,如重构关系链、改善运营、制定与完善相关法规、净化平台环境等;政府和媒体需要发挥行政监控与舆论监督的作用,以构建绿色健康的社交生态环境,实现人际交往核心的回归。与此同时,也希望本文能给相关社交平台及相关研究者们提供有益借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