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 ——以大理诺邓村为例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蔡葵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摘 要: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在于产业振兴。乡村旅游日益发展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不仅成为该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农民摆脱贫困、改善生计的主要方式之一,更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全新突破口。本文主要围绕乡村旅游背景,选取乡村旅游典型代表——大理诺邓村为研究点,试图从农户角度出发,在反贫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和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选用可持续生计框架作为分析方法。首先,构建生计资本指标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值,采用综合得分法计算各指标得分来对比分析不同乡村旅游发展程度的生计资本现状和生计策略现状。然后,采用相关系数法从宏观层面计算各项收入相关性系数,采用案例研究法从微观层面了解农户生计处境来分析乡村旅游在农户生计变化中的作用。最后,综合以上方法及分析结果,从而得出乡村旅游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生计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目前乡村旅游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生计贡献较小。虽然旅游业一直在持续发展,但没有切实改善农户生计,也没有明显促进农户生计稳定性与多样性;第二,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差。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导致农户对乡村旅游失去信心;第三,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自身内生性发展能力较弱。农户普遍存在缺乏主体地位意识,不能主动及时地把握发展机会,导致旅游发展动力不足;第四,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持续性不足,多以政府主导为主,没有重视农户对本地旅游发展的作用,这种模式不可持续。最后,针对目前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生计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三点改进建议:第一,关注乡村旅游对农户生计的贡献;第二,注重当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第三,提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能力;第四,发挥政府在旅游发展模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