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人学向度 收藏
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人学向度

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人学向度

作     者:佘梅溪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丽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01[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8[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主      题:马克思 科学技术 人学 

摘      要: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人类的对立面。马克思科学技术观始终以解放人、实现人、发展人为根本追求,对于引导科学技术发展,重塑科学技术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人学的视角切入,对马克思科学技术观进行新的审视与解读成为必要。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是以科学技术为探讨对象的理论成果。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奠定研究对象基础,而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的哲学变革则被马克思批判继承,成为其科学技术观赖以形成的人文哲学基础。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开始崛起,科学技术逐渐为资产阶级所掌控,沦为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尖锐的阶级矛盾促使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深入人类解放的现实人学纬度,而人类社会的现实发展推动马克思科学技术观人学向度的最终形成。内蕴人性关怀的马克思科学技术观以唯物辩证法为研究方法,包含人、客观自然、人类社会等多个具有辩证关系的要素,实现思维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发展性。其思想以人的自由解放为根本导向,探究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深入分析科学技术与人之间的多重关系。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与人的本质紧密相关,科学技术本质具有属人性。不仅科学技术的诞生是人实践的结果,而且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人的需要。科学技术在人的实践与需求中产生和发展,也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展现、满足、影响人的本质。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产物,不仅与人的本质息息相关,而且是构成人类社会生存境遇、自然生存境遇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与人类生存境遇相互作用,科学技术能够改变人类生存境遇而生存境遇则可以调适、制约科学技术发展。在充分剖析科学技术与人本质、科学技术与人生存境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挖掘利用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将革命目标导向人的自由解放,指出科学技术通过重塑世界物质结构、变革世界精神结构,最终实现劳动肉体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