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历史人口格局网格化重建方法与实证 ——以苏州府为例 收藏
历史人口格局网格化重建方法与实证 ——以苏州府为例

历史人口格局网格化重建方法与实证 ——以苏州府为例

作     者:韩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周寅康;金晓斌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03[法学] 030302[法学-人口学] 

主      题:人口格局 网格化 重建 清朝中期 苏州府 

摘      要:“人是整个地球环境系统的核心,是土地利用/覆被(LUCC)和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人口空间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区域内的聚集状态,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随着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其作为基础输入数据辅助于灾害风险评估与救援、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健康科学以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研究的积极作用愈加受到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视,而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通过统计、普查、汇总而得的统计型人口现已无法满足上述社会发展要求,但随着RS和GIS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口空间化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对于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是基于对人口发展变化及其规律认识、探索长时期人口-自然环境响应机制以及作为模拟和检验历史LUCC依据的背景下产生并被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受限于历史时期人口空间分布机理的复杂性以及历史资料获取的难度,目前对历史时期人口空间格局恢复研究尚属空白。鉴于此,本研究尝试构建一套历史人口格局网格化方法,实现历史时期人口的高精度配置,以期为人口环境响应机制研究和历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重建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并通过实例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为开展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区域历史人口空间化提供经验和方法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是历史时期人口分布的空间指向。城市人口在城市空间范围内居住生活并进行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易活动,农村人口则以农村聚落为居住地,以聚落周边的耕地为劳作场所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各指向因子空间范围内,人口分布受城镇中心引力、道路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偶然事件(包括政府行为、战争、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且随着历史时期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中心引力作用逐渐增强。(2)本研究突破了传统人口空间配置方法,将土地利用范围作为城乡人口配置的空间界限,除了考虑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还将城镇作为中心地,考虑了其中心职能作为社会经济的表现形式对人口分布产生的重要引力作用,以此构建居住空间范围下表征活动型人口分布的历史人口格局网格化方法,方法上得到了一定创新。(3)考虑到苏州府在清朝中期人地矛盾的尖锐性,将苏州府作为重建典型区域,将清朝中期1776年和1820年作为重建典型时段,通过对古代方志、文献和现有研究成果中有关人口数据的搜集、整理、归纳和验证,实现苏州府内各指向因子空间范围和人口数量恢复,并在此基础上,按人口空间配置规则,实现两个典型时段下1km×1km格网的人口重建。(4)通过将重建结果与行政区划层面方志记载人口的误差比较以及与现代人口相关性和趋势比较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从各区域的重建结果与方志记载数据的比较来看,在农村居民点区域的平均人口密度与远离居民点区域的平均人口密度倍数为8(Z=8)时,其平均误差率最小,重建精度最高,吴长元、常昭、吴震和昆新四个地区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2%,15.7%,3.2%和16.6%;两个典型时段下重建人口数量与现代人口数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从人口分布趋势上也保持较为一致性。整体而言,重建结果基本可信,本研究构建的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调试模型所用参数基本合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