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家园意识的嬗变研究 收藏
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家园意识的嬗变研究

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家园意识的嬗变研究

作     者:张立秋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娟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追风筝的人》 家园意识 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 自我救赎 

摘      要: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是一位当代著名长篇小说家。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于2003年出版。国内外学者多从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和新历史主义等视角对《追风筝的人》进行解读,但鲜有学者探究阿米尔的家园意识的嬗变。通过仔细研读文本,本文作者发现主人公阿米尔对家园所表现出来的热切关注和复杂的情感变化贯穿其中,这种关注和情感就是一种强烈的家园意识。本文作者认为阿米尔的家园意识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家园意识的依附阶段、家园意识的迷失阶段和家园意识的找寻和重建阶段。本文作者发现这三个阶段还分别对应着主人公不同的需求层次的满足或者缺失:低级需求得到满足阶段、爱和归属的需求及自尊的需求缺失阶段、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阶段。故本文将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依附-迷失-找寻和重建三个阶段对《追风筝的人》中的主人公阿米尔的家园意识进行分析,主要探究引起阿米尔家园意识变化的需求层次的成因,并透过阿米尔在流散状态下的个人命运,进一步揭露全球化背景下散居族裔群的家园情怀和自我实现。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卡勒德·胡赛尼及其作品的相关介绍、文献综述、论文观点陈述、理论介绍、以及论文框架。正文部分分成三个章节。第一章着重分析主人公阿米尔的家园意识的依附阶段。通过对家园环境的物理依附和对父母及朋友的积极的情感联系,阿米尔的低级需求在童年时期基本得到了满足。第二章旨在分析阿米尔的家园意识的迷失阶段。在家(喀布尔)时期,安全需求以及爱和归属的需求缺失造成了阿米尔在物质和心理双重层面上的无家可归;归属的需求和自尊的需求缺失导致了阿米尔在异域空间下的无家可归。第三章讨论了阿米尔寻求和重建家园意识的阶段:完成自我实现。首先,阿米尔对归属感的追求体现在其家园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救赎的实现上,在该时期阿米尔的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其次,阿米尔通过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对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公平和正义的呼吁进而构建了现代家园意识,从而完成自我实现。通过三章的论证本文得出结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中巧妙地利用了主人公阿米尔的离散身份和特殊的成长经历,揭露了全球化背景下散居族裔群普遍存在的家园意识和自我实现。指出了散居族裔人群在跨民族关联的动态中找寻家园摆脱生存困境需要关注其内在的需求,重新确立自己的安生之所、寻求归属之感,最重要的是要构建现代家园意识。此外,通过真正的善行和内在的良知来促进生命的繁衍和确立生存的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术方面,纵观国内外对《追风筝的人》的研究,鲜有学者运用需求层次理论来研究主人公阿米尔的家园意识的嬗变。因此,本论文丰富了对该作家和作品的研究以及需求层次理论在文学领域的实践。现实方面,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全球化局势的影响下,本论文希望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寄托的重要性,从自我的内在需求出发来思考如何挖掘自我潜能完成自我实现,并且呼吁人们要通过善行和内在的良知来实现自我救赎和全球范围内的公平正义,守护自己内心那个既温暖又美好的“家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极具挑战的人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