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学生锻炼意向到行为转化过程研究——执行功能的解释作用 收藏
大学生锻炼意向到行为转化过程研究——执行功能的解释作用

大学生锻炼意向到行为转化过程研究——执行功能的解释作用

作     者:刘赵磊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剑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40303[教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大学生 执行功能 计划行为理论 意向 行为 

摘      要:体育锻炼作为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积极作用已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人才,繁重的学业压力迫使大学生常常处于久坐少动的生活模式中,缺乏日常锻炼,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何改善大学生群体的锻炼行为,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现有研究表明,计划行为理论作为运动心理学领域最成功的理论模型之一,能有效地解释和预测锻炼行为,且基于该理论的锻炼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锻炼行为。但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群体中计划行为理论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力有较大差异,许多明确的锻炼意向不能转化为实际的锻炼行为。因此针对不同的群体深入发掘影响锻炼意向与行为联系的因素,对准确解释和预测锻炼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169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心理测量法,探讨了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解释力,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执行功能变量,尝试弥合意向—行为鸿沟,以提高模型的解释力。研究结果:(1)大学生在行为控制感、锻炼行为方面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而在执行功能、主观规范、锻炼态度和锻炼意向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2)计划行为理论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较好的适用性,其对锻炼意向和锻炼行为的解释力R分别为0.74和0.54。锻炼意向和行为控制感能显著预测锻炼行为。相比之下,锻炼意向的预测作用更强;主观规范、锻炼态度、行为控制感能显著预测锻炼意向。其中,行为控制感预测力最强,主观规范预测力最弱。(3)执行功能在锻炼意向与行为联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其中抑制子功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刷新和转换功能不具有显著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论:(1)计划行为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大学生群体的锻炼行为。锻炼意向是预测大学生锻炼行为的首要因素。锻炼意向受行为控制感影响最强,其次是锻炼态度,最后是主观规范。(2)执行功能在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不具备中介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由于执行功能中的抑制功能引起的。加入执行功能变量后,锻炼意向能够更好地预测大学生的锻炼行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