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童年经验的再现与重构 ——论60年代生作家的“文革”叙事 收藏
童年经验的再现与重构 ——论60年代生作家的“文革”叙事

童年经验的再现与重构 ——论60年代生作家的“文革”叙事

作     者:王贝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潘磊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      题:60年代生作家 童年经验 “文革”叙事 

摘      要:同为经历“文革的一代人,60年代生作家童年时期旁观者的视角给予了他们一代人独特的“文革经验与审美感知。他们的“文革书写打破了以往“文革叙事类型化的倾向,是对“父兄一代“文革集体记忆的丰富与补充。与“右派、知青作家相比,60年代生作家们缺乏对于“文革的某种共同的情怀与历史共识,“文革历史与个人成长互相缠绕的审美体验特质,使得60年代生作家小说中鲜少见到如同“父兄一代那种对于历史的宏大书写,他们的作品更加着重呈现个人体验下的日常化、小我化的“文革,他们将关注视角聚焦在历史进程中个体的生命情态畸变与人性扭曲,在审视历史的同时,揭示历史高压之下人的精神困境。“文革时期失序动荡的成长环境,深入日常生活的“红色文化,都成为缠绕在他们记忆中难以割舍的“童年情结。记忆中的“文革场景已然模糊,但留在60年代生人身上那种伴随成长的战栗与疼痛感却依旧清晰,这正是60年代生作家身上所体现出的年代症候。他们用青春的话语书写自己成长中的迷茫、创伤与疼痛,以虚构的形式来重新呈现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光。他们笔下那些富有自传色彩,单纯又复杂,明朗又阴暗,天真与邪恶并存的“文革少年也成为他们笔下最鲜活、灵动,最具审美意蕴的一类人物形象之一。这些少年的生活中隐藏着人类最普遍的情感经验:爱与恨、罪与罚、自由与囚禁、友谊与背叛,作家在与童年之“我的对话中,重新审视自我,表达自我反思。童年时期“文革经验的有限性,加之现代性文学理论的知识素养,使得60年代生作家们在叙述“文革时,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有一种自觉的反叛意识。儿童叙述视角成为60年代生作家在“文革叙事策略上的一种探索。儿童天真无知同时又富于幻想的特质,独特的审美知觉方式与情感倾向,夸张、变形、荒诞、寓言等手法的应用,写实与想象的相互融合,使得60年代生作家笔下的“文革书写逐渐偏离传统的现实主义倾向,更加呈现出一种轻盈,诗意的美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