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字句歧义识解的眼动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马文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主 题:歧义识解 “得”字句 眼动研究 句法、语义、语境间互动
摘 要:句意理解中,经常出现歧义现象。因此,歧义消解对于句意解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汉语中一类特殊致使性“得字句(基本结构为NP1+V+得+NP2+VP/AP,如“张三追得李四直喘气),研究其歧义识解过程,并为句法、语义和语境互动提出新的证据。目前,针对得字句的研究大多关注其导致句义模糊原因,且均为理论定性分析,并未探究语言使用者具体歧义识解行为,而且对汉语歧义现象的研究少有涉及致使性“得字句。此外,句法、语义、语境互动仍存在争议,句子含义由句法主导还是由多方因素综合制约尚未得出结论。综上,“得字句的歧义研究仍存在较大空白。本文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出发,探究汉语为母语的语言使用者理解“得字句以及消除歧义的认知过程。为了了解“得字句认知及歧义消解过程,并探究句法、语义与语境互动,本文采用了眼动追踪技术,通过Experiment Builder设计并实施了一项眼动实验,以大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为被试进行研究。改实验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呈现带有歧义的“得字句而第二部分则呈现通过词汇信息或背景信息进行歧义消解后的“得字句。本文的研究问题包括:1.在阅读“得字句时,眼动行为如何反应读者对不同歧义的识别过程,各种歧义所占比例如何?2.“得字句中产生的歧义能否通过语境或词汇压制消除,消除的效果如何?3.读者确定句意时,语法和语义产生的作用强弱如何?本文通过Data Viewer收集行为与眼动数据并通过SPSS以及Excel软件对其进行加工,并将结果与描述性分析结合,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被试对“得字句的歧义理解表现出相同的眼动行为模式且对NP1+V,NP2+VP/AP这一解读表现出偏好性,但受句中谓语动词的影响,被试偏好会发生变化;其次,背景信息和词汇信息均能消解部分歧义,前者效果稍强于后者,差异并不显著;由于受“得字句理解过程中其他因素影响(如临近原则),两种信息来源不能完全消除歧义。最后,“得字句句义理解过程反映出被试理解句子时采用了的弱交互模型,即由句法起主要作用,并参照词义、语境信息以及可行性等其他因素判断句子含义。总而言之,除歧义消解部分外,本文所得结论基本与前人“得字句研究存在一致性。实验结果显示,歧义消解的原因为句中名、动词间存在的题元关系不匹配,而非孙书杰(2010)提出的生命度概念,尽管二者同属于合理性这一限制因素范畴。本文通过眼动实验将“得字句的理论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并通过描写“得字句认知过程为句子理解和语义研究做出贡献。此外,本文为句子理解中弱交互模型提供证据,推动对句子分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