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青春期后痤疮临床分型与风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收藏
青春期后痤疮临床分型与风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青春期后痤疮临床分型与风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作     者:赖慧颖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鞠强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6[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 10[医学] 

主      题:寻常痤疮 青春期后痤疮 临床分型 风险因素 性激素 问卷 

摘      要:目的:探讨青春期后痤疮不同临床分型与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青春期后痤疮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我科门诊就诊的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相关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皮损评估、临床分级分型。对同意进行血清性激素检测的女性患者,于月经开始第2-4天抽取空腹肘静脉血,统一进行常规血清性激素检查。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组间采用T检验或ANOVA,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550例患者参与调查。其中女性479例(87.1%),以轻中度(I、II级)为主(68.7%);男性71例(12.9%),以中重度(III、IV级)为主(64.8%)。按皮损性质分为丘疹型(426例,77.5%)和粉刺型(124例,22.5%);按发病时间分为持续型(349例,63.5%),迟发型(148例,26.9%)和再发型(53例,9.6%)。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发现,男性BMI及超重比例均高于女性(P0.001)。221例(40.2%)有季节加重因素,378例(68.7%)有饮食加重因素,312例(56.7%)有外源性化学物质接触因素(如吸烟、化妆品、大气污染等),320例(58.2%)有心理加重因素,338例(65%)有睡眠不足因素,165例(30%)有便秘因素,134例(24.4%)的一级亲属有青春期后痤疮史或严重的寻常痤疮史。女性患者中304例(63.5%)有月经前痤疮加重因素。丘疹型受季节因素中的春季,饮食因素中的辛辣刺激食物、咖啡、酒、海鲜,以及便秘因素影响较粉刺型明显。持续型和再发型在季节因素中的夏季以及家族史影响上较迟发型更显著。外源性化学物质接触与粉刺型和迟发型的关系较丘疹型和持续型更密切。男性患者受季节因素中的夏季,饮食因素中的辛辣刺激食物、酒,以及外源物质接触中的吸烟影响较为明显,女性则与外源因素中的化妆品,特别是油剂、粉剂更相关。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中,月经前痤疮加重现象在丘疹型和持续型中较粉刺型和迟发型明显,再发型中的经前加重现象也较迟发型明显(以上P值均0.05)。此外,46例(9.6%)的女性患者伴有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等,10例(14.1%)男性患者同时伴有反向痤疮或为痤疮相关综合征。共99名患者知情同意进行血清性激素检测。结果发现,28.3%的患者具有至少一项的高雄激素临床表现。20.2%患者睾酮升高,16.9%患者雌二醇降低,11.2%患者泌乳素升高,8.1%患者促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升高。此外,丘疹型的雌二醇水平较粉刺型低,而孕激素和硫酸脱氢表雄酮较粉刺型高。再发型的睾酮、睾酮与雌二醇比值、泌乳素、促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均较迟发型高。再发型的睾酮和卵泡刺激素均较持续型高。(以上P值均0.05)。持续型和迟发型各性激素水平无差异性(P值均0.05)。结论:青春期后痤疮临床以丘疹型和持续型为主要表现,女性患者较男性多但严重程度较轻,多伴有月经前痤疮加重现象,丘疹型和再发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与雄激素升高或雌激素下降关系更加密切;男性患者以中重度痤疮为主,且伴有反向痤疮或为痤疮相关综合征的比例较高。青春期后痤疮较寻常痤疮病因更加复杂多样,不同临床类型的青春期后痤疮与不同的风险因素及性激素指标相关,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应考虑其临床分型,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