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股东持股、定向增发折价率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 收藏
大股东持股、定向增发折价率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

大股东持股、定向增发折价率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

作     者:蒋秀青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郝秀梅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主      题:大股东持股 定向增发折价率 资本配置效率 利益输送 

摘      要:自我国股市创建以来,大量的上市公司通过股票融资获得了实现自身发展的所需资金,缓解了公司的资金约束,同时也使得资本配置得以优化。2006年5月8日我国颁发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定向增发作为一种股权再融资方式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由于定向增发的发行门槛低、成本少,方便公司进行并购、重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进行股权再融资成为了一种趋势。在我国定向增发市场中,高折价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明显要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中的(私募)折价率。因而很多学者就高折价率存在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但目前大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股东控制、认购方式、信息不对称、关联交易、资产注入方式等方面来研究高折价率,有些学者结合定向增发所引发的经济后果或市场反应来探讨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是利益输送行为还是支持行为。为了更加全面地研究定向增发,本文从定向增发所引入的机构治理等制度优势和资源配置优化功能入手,选取了定向增发前后一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作为资本配置效率变动的衡量指标。研究发现,无论大股东是否参与定向增发,公司都实现了资本配置效率的优化,而且定向增发折价率、大股东参与度、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高折价率并不是利益输送的表现,而是大股东支持效应的表征。本文的研究补充和丰富了有关定向增发的相关理论。本文共分为六章,每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本章节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相关文献,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章,本章对定向增发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公司实施定向增发的动机以及定向增发的流程。重点介绍了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学者们关注的高折价率产生的原因以及被广为接受并且发展也很成熟的四个理论。第3章,通过对几种资本配置效率的衡量方法和衡量指标的对比分析,本文选取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资本配置效率的衡量指标。进一步通过对常用的三种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定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即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作为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衡量指标。最后,对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进行详细的说明,同时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第4章,本章节选取2011-2015年间发生定向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持股与定向增发折价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结果分析发现,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存在较强的利益输送动机。第5章,本章节首先对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的变化从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解释,并依据此部分的分析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假设。然后根据研究假设建立了相关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高折价率虽然直观上代表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但也是大股东支持效应的表征。第6章,本章节对文中所得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给出了研究结论所具有的启示意义。同时,根据本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