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莫言作品《蛙》中的典型喻词中英文本对比分析研... 收藏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莫言作品《蛙》中的典型喻词中英文本对比分析研...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莫言作品《蛙》中的典型喻词中英文本对比分析研究

作     者:孙思涵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田延明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概念隐喻  对比分析 

摘      要:《蛙》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作为中国第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通过研究《蛙》的中英文本,对两个文本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第一章绪论主要是阐述研究的背景,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以及在论文当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第二章是概述概念隐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在已有的研究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发现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文学作品当中,概念隐喻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概念隐喻的四种学说,亚里士多德的比较论,昆体连的代替论,Max Black的互动论,以及本论文最重要的理论Lakoff&Johnson的体验论。对于《蛙》的中英两个版本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本论文从概念隐喻的三大类型和两个属性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作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是整个论文的重点。对四个典型的隐喻词蛙、娃、娲、哇进行分析,对比在两种文化的概念隐喻的相同点与差异性,并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同时,对两个文本中的隐喻对应程度进行解释和说明。第五章作为本论文的最后一章,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概念隐喻理论是莫言作品中挖掘隐喻思想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认知工具。(2)本文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存在相似之处,例如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认知隐喻系统的工作机制是不变的,并且语言之间的共性不是以语言表达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人的认知心理学的形式存在的。同时,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形成了理解中国文化的障碍。(3)本文探讨了莫言作品中产生英汉隐喻机制不同的动因,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4)本文还为英语国家读者理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通过本论文对《蛙》的中英两个文本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能够让学者对于两种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手段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合理的运用概念隐喻理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