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水禽生境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和空间优化模拟研究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汪正祥;曹铭昌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713[理学-生态学]
主 题: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水禽 生境适宜性 模糊评价 空间优化
摘 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MaxEnt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和LUPO模型,在2013-2014年水禽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丹顶鹤、东方白鹳、天鹅作为指示物种,开展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水禽生境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以及空间优化模拟研究。MaxEnt模型结果表明:到翅碱蓬滩涂距离、到柽柳-翅碱蓬滩涂距离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生境选择的主要环境变量,其综合贡献率分别为63.5%和23.3%;到芦苇沼泽距离、到黄河距离是影响东方白鹳繁殖生境选择的主要环境变量,其综合贡献率分别为68.8%和18.0%;到水源距离、到盐田-虾池距离、到芦苇沼泽距离3个环境变量对大天鹅越冬生境选择有重要影响,其综合贡献率分别为48.4%、21.1%和 15.6%。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禽生境“适宜面积为20291公顷,“较适宜面积为6103公顷,分别占保护区陆域面积的17.8%和5.3%,主要集中分布在保护区南部的大汶流管理站和黄河口管理站。保护空缺分析表明:保护区内存在2个比较明显的保护空缺,即大汶流管理站人工湿地恢复区域、黄河口管理站东南部区域。空间优化模拟结果表明:生态效益最大化情景实现了使指示物种适宜生境面积增加15%以上的情景目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情景实现了经济损失控制在1亿元以下,指示物种适宜生境面积增加10%以上的目标。且表现出农田、林地等非湿地面积减少,翅碱蓬滩涂、芦苇沼泽、大型水域、互花米草滩涂、盐田等湿地面积增加的趋势。为有效保护水禽生境,建议加强保护区湿地生境监测、评价和规划,以及对人为干扰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