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的课堂参与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曹正善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学生课堂参与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认识了课堂,才算是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给《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作序时写的一句话。的确,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人们纷纷把目光聚焦于课堂,欲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却发现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学生缺乏课堂参与的热情、参与度低、参与方式流于形式等,都成为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取得良好成绩的绊脚石。 所谓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指学生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人,投身于课堂建设、卷入课堂活动、完成其课堂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其作用不可忽视。但目前我国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不容乐观,“不参与“半参与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很多,在所有这些因素中传统文化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氛围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参与课堂就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参与课堂的意识,然后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参与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其参与热情及灵活的运用各种方法增强参与的兴趣来努力构建学生参与课堂的新格局。 不可否认,针对学生课堂参与的问题探析,学界已经做出了初步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笔者认为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存在以下不足: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课堂的有效性,但很多学者将此理解为教学有效性,并将“教学淡化为教师的教,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大部分研究已经偏向于老师如何教这一方向,即便提到学生究竟该如何学的方法时,往往一笔带过,或者用极少的笔墨强调其重要性后略过。大部分研究成果中都是在广泛地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却忽略了学生究竟怎么来参与课堂。本研究试图客观地从两个主体分别研究,尤其强调学生主体能够如何做,学生主体如何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