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第一恒磨牙不同方案正畸治疗后水平向的位置改变及影响因素 收藏
第一恒磨牙不同方案正畸治疗后水平向的位置改变及影响因素

第一恒磨牙不同方案正畸治疗后水平向的位置改变及影响因素

作     者:胡启慧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单丽华

授予年度:2010年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支抗 第一恒磨牙 头影测量 面型 年龄 性别 位移 

摘      要:目的:支抗控制是决定错牙合畸形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想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就必须认真处理支抗设计问题,影响支抗设计的因素非常复杂。目前对不同治疗方案支抗牙位置的量化研究很少,对骨型、智齿的存在等因素探讨不够。本实验通过比较第一恒磨牙不同正畸治疗方案(拔除第一前磨牙、拔除第二前磨牙、拔除第一前磨牙种植体支抗、非拔牙四种支抗)固定矫治器治疗前后的位置改变,分析支抗类型、拔牙与否、面型、第三恒磨牙存在与否、患者年龄及性别等因素与第一恒磨牙前移量的关系,为了指导临床进行精确的支抗设计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样本选择: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正畸科选择恒牙期病例57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16.2岁。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4组:拔除第一前磨牙传统支抗组(A组)、拔除第二前磨牙传统支抗组(B组)、拔除第一前磨牙种植体支抗组(C组)、非拔牙治疗组(D组)。取A组病例按年龄分为成人组(18岁)和青少年组(0.05)。 B组:U6s-Y(T2-T1) 3.71 mm,U6a-Y(T2-T1) 2.97mm,L6s-Y(T2-T1) 4.53mm,L6a-Y(T2-T1) 4.22mm,经配对T检验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C组: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牙根和近中牙尖到Y轴的测量值经配对T检验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D组: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牙根和近中牙尖到Y轴的测量值经配对T检验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B组第一磨牙前移量明显大于A组(P0.05)。 5第三磨牙对拔除第一磨牙后第一恒磨牙前移量的影响存在组: U6s-Y(T2-T1) 3.79 mm,U6a-Y(T2-T1) 2.98mm。L6s-Y(T2-T1) 3.06mm, L6a-Y(T2-T1) 2.13mm。不存在组:U6s-Y(T2-T1) 2.19mm,U6a-Y(T2-T1) 1.51mm。L6s-Y(T-T) 0.53mm,L6a-Y(T2-T1) 0.40mm。 经独立两样本t检验,第三磨牙存在组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牙根和近中牙尖到Y轴治疗前后位移量比不存在组明显多(P0.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