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700井区注采系统适应性评价与优化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时保宏;安亚峰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主 题:低渗透油藏 注采系统 适应性评价 含水规律 井网密度
摘 要:依据岩心、测井资料及实验资料分析,认为松700井区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储层平均孔隙度8.105%,平均渗透率0.532×10-3μm2,平均原始含油饱和度47.20%。基本上是属于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类型储层,低饱和度油藏。松700井区目前综合含水率32.59%,处于中含水阶段。 依据生产动态资料评价了松700井区目前注水方式的效果,认为同步注水是最合适的注水方式。从注水强度、波及系数、水驱控制程度、采油速度、井网调整的灵活性等方面,论证了不同井网对松700井区的适应性,认为排状注水方式更适应该油田。利用谢尔卡乔夫公式法、合理采油速度法、注采平衡法、雅舍夫公式法、稳产法、类比分析法等六种方法论证研究区的合理井网密度,认为合理井网密度为28.39口/km2,目前的井网密度29.44口/km2是比较合理的。通过启动压力梯度的计算以及其与极限井距的关系分析,认为注采井距165m比较合理,目前注采井距平均为184m,较极限注采井距略高。采用注采平衡原理以及产液量最大化的方法,得出合理油水井数比为1.53。 把注采作为整体系统分析,优化出生产井的流压设定在0.9~1MPa,注水井的井口压力可以设定在6.76MPa,合理地层压力为2.75MPa。在合理注水压力下,日注水量可以达到628.915m3/d,这样就比目前的日注水量增加了69.2%。通过注水量的增加,实现产液量、产油量的翻番。通过对油田动、静态资料的深入分析,优化注水开发综合评价指标,针对性地提出调整意见、措施和方法,为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