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积极就业政策有效性研究 收藏
中国积极就业政策有效性研究

中国积极就业政策有效性研究

作     者:黄颖秋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袁国敏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7[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主      题:积极就业政策 新增就业 OLS混合回归 固定效应模型 

摘      要: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全世界都面临着就业难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带动就业的政策。我国的积极就业政策始于2002年,在金融危机后得到较快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并且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等内容。在此背景下,评价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有效性,即研究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是否显著促进了就业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有效性,主要从三方面展开。第一,从理论依据、劳动力市场供需曲线和理论框架这三个方面,从理论上分析了积极就业政策的有效性。第二,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考察了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支出规模。横向比较来说,OECD国家的积极就业政策支出占GDP的比重大概为0.58%,我国积极就业政策支出占GDP的比重约为0.14%,横向比较说明我国支出规模水平偏低;纵向发展来说,我国的积极就业政策投入规模从1998年起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截至2012年底,我国积极就业政策投入累计为4099.42亿元,年增长速度较快。第三,通过建立就业与积极就业政策、经济增长之间的回归方程,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定量分析积极就业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得出我国积极就业政策有效的结论。具体结果是,(1)采用国家宏观层面1998-2012的时序数据分析得到我国积极就业政策是有效的,就业与积极就业政策显著正相关;(2)采用200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整体上积极就业政策仍然是有效的,面板数据的混合OLS回归结果为,积极就业政策能够显著有效地促进就业,就业与积极就业政策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8,即积极就业政策支出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可以增加0.8个百分点,但是省级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显示,积极就业政策在各省之间的有效性不同。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积极就业政策是有效的,但是,另一方面也仍存在可以进一步改善的空间,通过不断的完善积极就业政策来更好地促进就业,更好地服务劳动者。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几点促进积极就业政策有效性的建议:第一,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第二,加大积极就业政策财政投入力度,使积极就业政策能够服务更多劳动者;第三,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建设。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