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我国产业升级研究 收藏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我国产业升级研究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我国产业升级研究

作     者:郭华山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虎

授予年度:2010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206[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主      题:产品内国际分工 价值链 产业升级 

摘      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势不可挡,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全球化的参与者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去生存和发展。生产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科技的进步,传统意义的国际贸易性质和国际协作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在一国范围内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产品的生产要根据各个国家之间的优劣势进行分工,产品的组成部分需要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去生产。每个国家根据自己成本和收益比较专业化的参与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某一道工序或者是某一个零部件的生产,从而使国际分工从产业间、产业内贸易深化到产品内部的贸易。 产品内部的国际分工与传统意义的国际分工有很大的不同,产品内国际分工中一个产品的生产要经过不同的工序和区段,而这些不同的工序和区段会由于其对生产产品价值链的贡献大小和需要的生产要素成本区别等因素被拆分,不同工序和区段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最终形成了以工序和区段为对象的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 对于以产品内国际分工为特征的中国外向型发展模式选择怎样的方式参加到产品内国际分工当中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产品内国际分工趋势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沿着垂直专业化生产产品价值链条不断地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技术密集型环节提升,进而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是导言。在这一部分,我们提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文章的研究思路与框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最后对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的地方做了说明和阐述。 第二部分是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概述。本章是后续各章的研究基础。我们首先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对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分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其次由贸易理论引出国际贸易的新特征——垂直专业化,进而对产品垂直专业化,也就是产品内分工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第三部分是对产品内分工的内在动因进行分析。动因的分析是为了加深对产品内分工的理解。产品内国际分工确切的说是产业内国际分工的扩展,关于产业内国际分工的理论解释一般来说也可以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原因进行分析。当然还需要加入一些其他因素,但主要归结于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这两点。 第四部分是对产品内分工效应的研究。文章主要把产品内分工效应归结为三方面,利益分配效应、技术扩散效应和人力资本开发效应。一般情况下,我国产品内贸易外商投资企业部分的技术水平较高,这是技术溢出效应发生的必要条件,产品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表现为产品内贸易部门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我国配套设施的技术支持上。我国产品内贸易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产品内贸易部门的人才培训,提高就业人员的技术和知识水平。 第五部分是对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我国主要产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现状,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和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体。 第六部分是产品内分工与我国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建议。由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处于价值链较低的水平,产品创新能力较低,我国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坚持“走出去的战略,实现企业行为国际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