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及物性的典型效应 收藏
及物性的典型效应

及物性的典型效应

作     者:王惠静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文旭

授予年度:2006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303[法学-社会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主      题:及物性 典型效应 语义特征 句法特征 

摘      要:传统语言学主流,如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与人类的认知活动无关。语法,特别是句法,是独立于词汇、语义以外的系统。在传统语言学的框架下,大多数学者在语音、句法、语义等层面上的研究信赖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模式。也就是说,他们信奉的是经典范畴观,认为范畴是由二分的充分必要特征决定的,某事物要么具备所有特征,属于该范畴;要么不具备充要特征,不属于该范畴。因此,范畴内所有成员享有平等地位。这种范畴观,用于具体语言结构分析时,便凸显出自身的不足。认知语言学家反对经典范畴观,提出典型理论,认为大多数范畴不可能具有所有的必要和充分特征,同一范畴成员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中心位置。同时,语言结构也被认为与人类的概念结构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基于这种认知范畴观,很多语言学家开始用典型理论研究语言现象,发现语法层次的很多语法范畴都体现出典型效应,也就是说这些范畴都是以典型为中心的。基于这些发现,本文讨论及物性这一语法范畴,认为及物性也是典型范畴,以典型为中心,其他非典型成员享有不同地位。 文章首先简略回顾了以前的有关及物性的研究,发现传统语法认为及物性是动词现象,及物性小句则是指动词跟有宾语,且宾语受到主语影响,能转换成被动形式的结构。实际上,有些被视为及物性的小句并没有被动形式,有些及物性小句的宾语并不受明显影响。传统语法对这些问题都没作出合适的解释。文章紧接着对系统功能语法进行回顾,及物性在韩礼德的理论框架里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了及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