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浮出感性地表的抒情之花 ——路也诗歌新论 收藏
浮出感性地表的抒情之花 ——路也诗歌新论

浮出感性地表的抒情之花 ——路也诗歌新论

作     者:陶迁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房伟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路也 诗歌 感性 抒情 综合性 

摘      要:路也是中国当代重要诗人,她的诗歌写作是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重要收获,然而当下学界对于路也诗歌的研究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研究成果多是单篇的诗歌评论,碎片化研究比较普遍,全面性、系统性研究严重不足,不能很好地表现路也诗歌的真实面貌和创作前景。本文建立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及认真分析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三章十节的正文内容,辅以三个重要的附录,按照从外而内、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行文结构,主要完成从路也诗人特征研究、路也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类型归属研究、路也入当代诗歌史的讨论分析到路也诗歌“体、相研究、诗歌分类研究再到诗歌美学特征研究、诗歌创作观念和诗艺表达策略研究、诗歌“性格转型研究等,全面深化对路也诗歌的研究。第一章名为“向感性的生命敞开,共分三节,是本文“基础部分。第一节“路也诗歌微观诗学初探,通过数据分析指出李白在路也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引出对“意象等诗学基本概念的辨识与采用,同时指出和分析路也诗歌中的部分意象;第二节“宏观诗史把握中的路也,首先在中国诗歌史宏观视野上,指出路也与李白等诗人同属于“感性派诗人,并在与“理性派诗人的比较中,指出“感性派诗人的基本特征,然后分析路也入当代诗歌史的可能性与困难;第三节“作为感性诗人的路也,通过将路也与部分“感性派诗人从不同侧面进行相似性分析,指出路也作为感性诗人的具体特征,并在此节中正式提出路也的“综合性。第二章名为“抒情本体与叙事外相,共分四节八个部分,是本文“主体部分。前三节分类研究路也诗歌的“抒情本体,后一节研究路也诗歌的“叙事外相。第一节“有情的人生,第一部分揭示路也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诗,指出其抒情诗接续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第二部分对路也书写诗意日常的诗歌进行研究,指出此类诗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闲情和“闲愁;第二节“爱过才知情重,研究路也爱情诗歌,第一部分指出其爱情诗歌中的“依赖性,第二部分指出这种“依赖性的本质是对爱情本身的依赖;第三节“向情意更深处漫溯,研究路也有着更广阔、驳杂经验书写的诗歌,第一部分研究路也具有童话色彩和书写自然的诗歌,指出这两类诗歌的本质是都强调回到“本,第二部分研究路也书写亲情和具有“宏大关切的诗歌,指出这两类诗歌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同时指出这种对“宏大事物的关切,显示出路也诗歌创作的极大潜力。最后一节“抒情的载体,研究路也诗歌的“叙事外相,第一部分研究路也诗歌中的口语、散文化问题,第二部分研究路也诗歌中的叙事,指出这种“叙事外相其实是作为抒情的载体而存在。第三章名为“诗美特征与诗性转型,共分三节,是本文“升华部分。第一节“化腐朽为神奇,通过将路也诗歌与海子、韩东诗歌进行对比,指出其诗歌的总体特征是“化腐朽为神奇;第二节“‘综合性’与‘不拘一格’,承继第一节的内容,通过文本细读具体分析路也的诗歌创作观念和诗艺表达策略,指出路也有着“综合性的诗歌创作观念和“不拘一格的诗艺表达策略;第三节“浮出感性地表,指出路也之感性在当下有着重要意义,并且指出路也诗歌“性格转型的过程是一个“浮出感性地表和建立“新感性的过程。本文创新性强,首次提出路也的“综合性,指出这种“综合性是路也及其诗歌的一种重要特征,首次通过文本细读和数据统计指出李白、陶渊明等诗人对路也及其诗歌的重要意义,首次对路也爱情诗歌中依赖性的本质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做出了详细分析,首次指出路也诗歌的总体美学特征是“化腐朽为神奇,首次指出路也诗歌转型是一种“性格转型,首次提出路也及其诗歌“浮出感性地表和建立“新感性的观点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