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赋之音乐效果英译研究 ——以康达维《文选·洞箫赋》为例 收藏
赋之音乐效果英译研究 ——以康达维《文选·洞箫赋》为例

赋之音乐效果英译研究 ——以康达维《文选·洞箫赋》为例

作     者:阮诗芸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姚斌

授予年度:2017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康达维 《文选》  音乐性 

摘      要:美国汉学家康达维对《文选·赋》的英译代表了 20世纪西方赋学研究的最高成就。赋体韵律性强,形式的含义丰富,给翻译带来艰巨挑战。研究如何翻译赋的音乐性,对于文学典籍英译有指导作用。本研究选取音乐赋的代表作《洞箫赋》的英译为研究对象,不仅对康达维的音乐效果英译策略进行文本分析,还通过量化调查验证和对比质性分析结果,探究了康达维英译策略对汉学研究的意义。文章首先梳理了《文选·赋》在西方翻译的历史和研究现状,总结了赋的韵律和节奏,指出音乐性对文字传神的重要性,并回顾了研究者提出的音乐效果英译方面的障碍和应对策略。本文运用象似性原则分析《洞箫赋》译文,得出如下结论:(1)康达维在《洞箫赋》中使用了较多摩擦音,以舌尖清辅音/s/为主,起到了语音象征的箫乐效果;(2)针对联绵词等韵词主要采用了头韵,辅之以排韵、谐元音、谐辅音、倒末韵和末韵等押韵策略;(3)译文从三个层面体现了结构象似性原则,包括单句、意群和篇章层面。在单句节奏上,大致保持了原文实词数和译文重音数(即音步数)对等,这与韦利等人提出的诗歌翻译中原文音节(汉字)数和译文重音数对等有所不同,体现了赋文体形式和节奏的特殊性。用这一方法,康达维通过句子长度的象似性仿拟重构了句调缓急;《洞箫赋》译文中使用的大多是跨行句,这也对应着《洞箫赋》的原文意群;译文每节行数及总行数与原文一致,保留了整体篇章层面的形式对等。康达维在努力取得上述音乐效果的同时,还尽可能地保持对原文的忠实,通过平行结构等策略从句法结构上重现了原文的象似性。(4)康达维进行的是学术型翻译,上述这些形式上的对等都基于含义准确性,本文通过训诂和英文词源分析举例论证了康译的严谨性。通过文际对比和引证,表明上述音乐性与准确性并重的英译策略在其他赋篇翻译中也得到广泛运用。基于上述文本分析,使用阅读测试问卷进行量化分析,本文发现读者能通过《洞箫赋》的译文体会到原文所具备的交错杂糅、往返回旋、连续不绝、弯曲缠绕、婀娜舒缓的箫乐效果,以及蕴含在音乐描写中的儒道思想。康达维对《文选·赋》音乐性英译策略展现了译者认为赋与rhapsody不同的赋体观,表现了译者对萧统以美学为重的选文标准的理解;译者的策略凸显了往往受人忽视的赋的形式艺术成就。康的译文集准确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笔者通过乘渚之阳、鱼颉而鸟(?)和华实之毛等三处文本案例分析,指出康达维译文批评者的不当之处,表明国内外对康达维英译研究还有待深入。康达维的翻译策略值得我们研究和推广,这有助于海内外译者进行赋和相关典籍的英译工作,促进汉学发展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