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情境绘画——以陈淑霞创作为例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肖丰
授予年度:2015年
摘 要:这是一篇研究女性艺术家绘画语言和情感的文章。主要的目的是研究绘画语言和情感,因为研究艺术家对未来的绘画发展十分重要。情感是受外界刺激每个人应激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心理反应,艺术作品中所激荡着的情感又和寻常的情感不同,是艺术家用自身的感悟力渗透绘画中,并且感染到欣赏者的情感。欣赏陈淑霞的创作,散发着一股安静朦胧的气质,就好像初夏时晨曦的灿烂阳光,眼睛和身体仿佛潜入夏日浅海。柔和,舒适,宁静而美好。陈淑霞对自己从80年代末到2008年这段时间段不同时期画作的分别划区为“原色、“虚实两境、“山水间三个阶段。其绘画作品的主题由平淡天真的自然叙事,涉及到身边的小人物,小器皿转换到小风景和小情调。在画家的笔下,这一切生活中并不起眼的事物都变得那么的活泼有趣和诗意盎然。让观者产生一种联想,仲夏的傍晚,伴着夜风登上凉亭的顶端,看那远方忽明忽暗的灯光,徐徐晚风从肩上划过,慵懒散漫地思绪飘到曾经某个日子在某一个安逸的角落那久未联系的某个人,这就是陈淑霞绘画的魅力。与那些绘画中饱含重大的社会意义与人们内心愤怒彷徨的作品相比较,她的作品中充满的诗情画意温润迷离的梦和那别样的审美情怀,给观者编制了一个脱离现实压抑,柔和恬静的绘画世界。她的宁静、古朴、淡雅、空灵打动了我,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的在绘画这条漫长的创作道路上,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生活中的感悟,并深深地沉浸于此反复的过程里,在其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她在不断寻找着理想中的生活境界。她的创作中观察到的却是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大自然的向往。这些描绘手法非常鲜明地表达出一种对神明的尊重,好像大自然就是神明庄严肃穆。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烈的赞美、虔诚的崇拜和深沉的爱,大自然也回馈给她无私的爱抚、慰安和启迪。仿佛大自然是慈祥的母亲、尊重的师长、喜欢的朋友和爱人。爱到极致就会想要跟爱的对象融合为一,陈淑霞可以拥抱大海,可以跟溪水一起流淌,也可以化作一股清风,扑入白帆的怀抱里。她的感受在虚实两境之间徘徊,她对于大自然传达出来的若即若离、充满诗意的土壤。在她的艺术创作中,体现出的是贴近自然又超越自然。她的作品在不张扬中展现自我,处处流露着她在面对梦想和自己的诗意世界的依恋。第一章:主要是对诗意情境绘画的溯源追踪的简述。学习经历对她的影响,身为女性对于生活的感悟,一个学者对于生命的解读。作为学院派艺术家她受到古典传统和现代绘画的影响。第二章:描述陈淑霞早起作品中平淡天真的叙事手法,用她自己的绘画方式绘画家庭,绘画自然,绘厕面目消融的无名者,身边的各种细小的事物都是她创作的思路。第三章: 陈淑霞在诗情画意上的尝试,在绘画中融入自己幻想的桃花源,随着城市化的节奏越来越快,陈淑霞沉浸在她自己所创造出虚实两境的桃花源里寻找到自己内心深处所期盼的理想生活。在单纯中去追求改变,也是一种自我过滤。第四章: 在她的作品中所带给我创作中的启发,以女性不同的视角观察点,来发现世界中不同的处事方式,以小见大以局部解读自然和生命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