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摇篮:抗战时期浙江难童的救济与教养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陶水木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历史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随着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各种慈善救济事业也得到了政府的关注。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省作为背靠大海又邻近长江的膏腴之地,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南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形势错综复杂,战火蔓延频仍,处于前线和后方交接区域,数以百万计的手无寸铁平民的家园被毁于一旦,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百姓更是嚎啕大哭,大量的难民流离失所,一大批衣衫褴褛的儿童流浪街头,孤苦无依。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振济委员会,它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难民救济与安置的最高机构,各省市县均设有分支机构。依靠政府的推动,浙省难童才有了归宿。难童主要来源于战区,分布范围广,类型复杂,管理难度大。那么,如何救济难童?如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强韧的体魄?如何培育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国民?这些都是当时国民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所必须面临的紧迫难题。而国民政府作为救济教养难童的主体,结合当时的条件和环境,竭尽所能地颁布和实施救济儿童政策。如浙江第一儿童保育院采取的特殊教育模式:基教班与职教班并存,同时践行“保教合一的教育方针,使得难童的文化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而从制度设计上看,难童救济教养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总之,在烽火中生存下来的幸运儿童,无不是遭受了严重的劫难,但对他们而言又是幸运的。对于抗战时期浙江省难童的救济教养工作,我们着眼于当时正处于抗战这样一个大背景,本着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态度去分析,对其贡献不会过分夸大,对其不足也无需遮掩。抗战时期浙江的难童救济教养工作,不仅为我国延续了民族命脉,而且还培养了大量的建国人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