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信息传播与公众防灾意识之关系研究 ——以5.12汶川地震和4.20雅安地震为例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Awareness of Disaster and Dissemination of Disaster Information ——Take the “5·12” Wen Chuan Earthquake and“4·20” Ya An Earthquake as exmples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江昀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05[文学] 08[工学] 0837[工学-安全科学与工程]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摘 要: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巨灾的侵袭,作为一个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正在崛起的大国来说,这些天灾有时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包括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以及对于人们心理上的影响等等。 成都在近年来的城市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然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心,但是这五年来在四川地区先后发生的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像警钟一样提醒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危机可能就在不远的未来。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希望在当前媒介信息技术的背景下,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地震社会学、风险社会、风险传播和危机传播的理论视角首先对灾害信息传播与公众防灾意识的关系在理论上进行梳理、总结和推理,同时根据成都地区特有的环境,在成都市进行问卷调查,以地震灾害为切入点,对于灾害信息传播和公众防灾意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本研究认为公众的防灾意识的提升可以有效减轻灾害所带来的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这种假设,本论文希望在研究过程中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灾害信息和灾害信息传播形式会让公众接受? 2.如何有效地传播灾害信息使公众正确对待防灾/减灾,并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3.灾害信息的传播是怎样使公众产生灾害意识的?它的机制是什么? 4.如何利用灾害信息的传播来引导公众的防灾/减灾行为? 笔者在查阅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之后,发现在国内已经有过从社会学角度针对公众防灾意识的调查工作。在2002年,李景宜教授在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及其下属地区进行了名为《国民灾害感知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的研究,对上述地区的500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12份。李景宜教授在文中把灾害感知能力分为了三个部分,分别为:减灾知识,减灾态度和减灾行为,之后以上述三点为一级指标,构建了“国民灾害感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007年,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在成都市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这次调查覆盖了5个县市和2个社区,总共发放了1500份问卷,回收1337份问卷,从农村到城市地区的居民都有所覆盖。从调查内容上来说,这次问卷调查主要调查了受访者在减灾知识和需求、对于地震预报制度的态度、应急意识、应急技能以及应急需求这几个方面的情况。 本研究在进行研究设计时参考了以上两项研究的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获取数据。在进行问卷设计时,不断出现的新媒介形式在本研究中会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量要素存在。根据创新扩散理论,新的媒介形式被社会大众接受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经过“创新者,“早期使用者,“早期大众,“后期大众和“滞后者的依次接受。基于这种理论,本研究在受访者的选择上,会有意识地选择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年轻群体来进行访问。本次问卷调查共采访了150名受访者,回收上来135份有效问卷,受访者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的人群,其中高学历的年轻人占较大比重。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在这一部分主要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前人已有的在灾害研究方面的理论和概念进行了梳理。 第三部分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灾害信息传播的功能和结构。 第四部分对于本文在问卷调查方面的研究方法、数据统计与分析进行了比较具体的阐述。 第五部分通过总结前文的四部分的推论,分析了公众防灾意识的源起、构成和强化最后推理出公众防灾意识的形成机制。 第六部分为结论与讨论,结合了前五部分的研究结果,对于本文最开始提出的四个假设进行了回答,并对未来我国在灾害信息传播方面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一些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