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PMS)的文献研究及山西中医学院女大学生PMS的证候调查研究
作者单位:山西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宏奇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09[医学-中医妇科学] 10[医学]
摘 要: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是探索近10余年来中医文献经前期综合征(PMS)的证候分布特点,为编制调查表提供参考依据;初步探讨山西中医学院女大学生PMS的发病率及中医临床证候分布规律,为女大学生规范化的辨证施治和临床诊疗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通过检索近1O余年来经前期综合征的文献资料,根据纳入与剔除标准,选取符合的文献,对其证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PMS的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因病理,总结中医辨证及临床诊断分型所需的诊断资料,设计所需问卷调查的项目。对山西中医学院年龄在18-25岁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初步筛查出符合PMS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对所筛选的受试者,进行经前期综合征症状、体征调查表的填写,问卷结果经调查者认真审查后,将全部数据录入EpiData3.1软件,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相关数据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1.1文献研究资料经过规范化地提取,本病出现的主要证型(频次≥10),共计7个;其频次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肝气郁结证(35次,16.2%)、脾肾阳虚证(14次,6.48%)、肝肾阴虚证(13次,6.02%)、气滞血瘀证(11次,5.09%)、肝郁化火证(10次,4.63%)、肝气逆证(10次,4.63%)、肝郁脾虚证(10次,4.63%)。1.2文献研究结果显示:本病涉及的脏腑包括肝、脾、肾,其中主要以肝为主,构成比为53.13%,其次为脾,构成比为20.54%,再次为肾,构成比为18.30%,三者累计频率为91.97%。1.3文献研究结果显示:病性要素频次频率排在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分别是气滞(85次,28.81%)、火/热(43次,14.58%)和阴虚(37次,12.54%)。实性证候要素以气滞为主,虚性证候要素以阴虚为主。2.临床研究2.1调查山西中医学院女大学生972人,发现PMS患者406人,PMS的患病率为41.77%。2.2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高发年龄为23-25岁,高发年级为大五,与所在专业无关。2.3临床证型研究结果显示:主证由多到少,依次为肝气逆证168例(45.16%),肝气郁结证96例(25.81%),肝郁化火证63例(16.94%),肝郁脾虚证30例(8.06%),气滞血瘀证15例(4.03%),肝肾阴虚证0例,脾肾阳虚证0例。次证由多到少,依次为肝郁脾虚证88例,约占33.72%;肝郁化火证53例,约占20.31%;肝气郁结证35例,约占13.41%;脾肾阳虚证29例,约占11.11%;气滞血瘀证28例,约占10.73%;肝气逆证21例,约占8.05%;肝肾阴虚证7例,约占2.68%。本病各种证候的主证及次证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临床症状研究结果显示:此次调查的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共36项,精神症状频数居前两位的是:急躁易怒262例(70.43%)、情绪抑郁143例(38.98%);行为改变症状频数居前两位的是:注意力不集中278例(77.73%)、学习能力下降236例(63.44%);躯体症状频数居前10位统计的是:小腹胀痛293例(78.76%)、疲乏256例(68.82%)、乳房胀痛242例(65.05%)、失眠多梦203例(54.57%)、脘腹胀满196例(52.69%)、头痛188例(50.54%)、胸闷176例(47.31%)、胸胁胀痛167例(44.89%)、心烦137例(36.83%)、纳呆125例(33.60%)。本病各种症状轻度、中度、重度程度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文献研究资料经过规范化地提取,本病证型以肝气郁滞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肝郁化火证、肝气逆证、肝郁脾虚证为主。本病病位在肝、脾、肾等脏腑,主要以肝为主。病理性质虚实错杂。实证以气滞为主;虚证以阴虚为主。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人群PMS的发病率为41.77%,与文献资料相符合。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病主证主要以肝气逆证(45.16%)和肝气郁结证(25.81%)为主,故主证以肝失疏泄的证型为主,次证主要以肝郁脾虚证(33.72%)、肝郁化火证(20.31%)和肝气郁结证(13.41%)为主,故次证中肝郁的变证是出现最多的证型。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小腹胀痛(78.76%)、注意力不集中(77.73%)、急躁易怒(70.43%)是该人群PMS患者最常见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