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西葫芦种株白粉病防控及抗性诱导 收藏
西葫芦种株白粉病防控及抗性诱导

西葫芦种株白粉病防控及抗性诱导

作     者:韩欢欢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谢冰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主      题:西葫芦 种株 白粉病 防控 抗性诱导 

摘      要:西葫芦种株极易感染白粉病,白粉病的普遍发生是其种子生产中主要的制约因素。药剂防治效果不佳且增加制种成本、污染环境,不利于西葫芦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形成。目前,针对西葫芦种株白粉病防控及抗性诱导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主要从改善西葫芦种株栽培管理措施与白粉病抗性诱导两方面,初步探讨西葫芦种株白粉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西葫芦制种及提高其种子产量与质量提供技术参考。试验取得以下结果: 1.西葫芦春季露地制种时,种株应适期早定植。在保证不遭受早春晚霜危害的前提下,4月17日前后露地定植种株为宜。可避开种瓜坐果后期的高温天气,使种瓜尽量在白粉病易发及易于传播的天气条件到来前发育成熟,有效降低白粉病对西葫芦种株的危害,保证种子产量与质量。 2.不同植株调整措施对西葫芦种株白粉病的防控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不摘心、只摘除种瓜以上的雌雄花种瓜前留20叶摘心并摘除种瓜以上雌雄花种瓜前留10叶摘心并摘除种瓜以上雌雄花种瓜前留7叶摘心并摘除种瓜以上雌雄花。 3.于西葫芦种株苗期、种瓜坐果前后叶面分别喷施5‰KHP+0.3‰蔗糖溶液、50ug/ml水杨酸、5mmol/L CaCl可有效诱导种株对白粉病产生一定抗性,延缓种株白粉病的发展进程,利于种瓜及种子成熟。 4.不同植株调整措施、不同抗性诱导物质对种株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C/N、K含量、总酚含量以及POD活性等均产生一定影响,并通过调节种株内源营养物质种类及含量水平、调控种株自身防御系统功能等形成对白粉病的抗性。 5.西葫芦种株与菜用栽培植株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一定差异,同等田间管理条件下,抗病性由高到低为:采种栽培人工授粉菜用栽培2,4-D保果菜用栽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