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人大代表的产生 收藏
论人大代表的产生

论人大代表的产生

作     者:董高群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翔

授予年度:2006年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主      题: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 产生 

摘      要:代议制作为现代国家普遍运用的民主形式,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产生方式无疑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就理论而言,作为社会主义代表制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议会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总结巴黎公社、前苏联苏维埃及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政权建设实践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建立起来的,比资本主义议会制具有更广泛的人民性和代表性,更能实现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统一。但在实践中,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封建专制统治,民主土壤相对缺乏,代议制文化“移植入我国后还有很长的改造、融合过程。在人大代表产生方式上,还存在民众政治参与热情冷淡、选举制度设计上“计划色彩过浓、选举透明度不高、候选人之间缺乏竞争、暗箱操作等现实问题。加之法律上对农村人口选举权的歧视,流动人口选举权保障的缺乏,直接选举层级过低、运用范围太窄等。因此,就技术层面而言,不仅与英、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议员选举制度相比有差距,而且离前苏联苏维埃代表的选举制度也有一定距离。本文以中部地区某省A市及其下辖B区人大代表产生过程的实证考察为基点,从微观角度对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问题,并结合各国选举制度中的共性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改进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建议。其中一些诸如完善选民登记制度、减少选举中的“计划色彩、增加选举透明度、规范委托投票、取消流动票箱等技术性措施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即可以逐步实施,但取消对农村人口的选举权歧视规定、引入竞争机制等举措就有赖于法律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