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建民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对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临床症状,手术、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并发症进行评价和比较,寻求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31例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组68人,药物组63人,分别随访了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内分泌水平以及生殖生育情况,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血泌乳素基础水平、病程等因素与泌乳素微腺瘤治疗预后的关系。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131例泌乳素微腺瘤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患者血PRL基础水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而与病程、肿瘤大小无关;患者月经异常严重程度的唯一影响因素是血PRL水平;溢乳患者与无溢乳患者在年龄、病程、肿瘤大小及血PRL水平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2.手术后第1天血PRL≤20ng/ml组月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PRL20ng/ml组;多数闭经患者月经在术后第1个月内恢复,术前继发性闭经时间越短术后月经恢复越快。术后血PRL水平仅与术前患者血PRL基础水平有回归相关关系,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程等因素无统计学相关。术前PRL值/术后第1天PRL≥20倍者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患者。 3.服药后血PRL水平仅与服药前患者血PRL基础水平有回归相关关系,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程等因素无统计学相关。服药后1月PRL水平立即恢复正常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服药后1月PRL水平尚未恢复者。 4.手术组与药物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发病时间、肿瘤分级经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手术组有效率94.1%(64/68),药物组有效率90.5%(57/63),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岁以下的患者,手术组的月经改善率和溢乳改善率均为100%,明显优于药物组。血PRL值≤200ng/ml的患者,手术后PRL水平显著低于药物治疗后,血PRL200ng/ml的患者,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疗效相仿。病程在6个月以内的患者,血PRL恢复正常率手术组(81%)显著高于药物组(33%)。 5.手术组发生并发症16例(23.5%),包括尿崩症13例,脑脊液漏6例,鼻出血3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均在出院前治愈,垂体功能低下1例,需优甲乐、可的松及人工周期药物维持内分泌水平。药物组出现副反应者32例(50.8%),包括胃肠道反应29例,体位性低血压6例,便秘9例,轻度肝功能损害1例。 结论: 1.患者血PRL水平是影响临床症状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2.术前血PRL水平与术后第1天血PRL水平之比是否大于20是预测疗效的独立因素。药物治疗后血PRL是否在1月后恢复正常是预测疗效的独立因素。 3.经鼻蝶显微手术和服用溴隐亭都是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有效方案。对于年龄在20岁以下、血PRL水平在200ng/ml以下或者病程在6个月以内的患者,手术切除腺瘤的疗效好于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