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高粱、珍珠稷物候期观测及其青干草饲喂秦川肉牛效果研究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昝林森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090502[农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503[农学-草业科学] 0909[农学-草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摘 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杂交高粱和珍珠稷的物候期及其青干草饲喂秦川肉牛的效果。物候期观测试验在陕西秦川牛业有限公司杨凌五泉镇养殖基地牧草种植田开展,在两种牧草的种植区域内分别划定6m×10m小区3个,每天观测一次。饲喂试验选取12月龄且体重接近的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简称“秦川肉牛)母牛12头,按饲喂干草种类随机分为4组:杂交高粱组(精料+全株青贮玉米+杂交高粱)、珍珠稷组(精料+全株青贮玉米+珍珠稷)、麦草组(精料+全株青贮玉米+麦草)、对照组(精料+全株青贮玉米),每组3头。饲喂试验共计60天,其中预试验期15天,正式试验期45天。研究结果如下:(1)杂交高粱和珍珠稷的物候期观测:杂交高粱鲜草生育期83d,从播种到种子成熟114d;珍珠稷鲜草生育期84d,从播种到种子成熟123d。杂交高粱鲜草产量29391kg/hm;珍珠稷鲜草产量18540 kg/hm。(2)不同干草对秦川肉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杂交高粱组终末体重大于其他三组(P0.05),麦草组终末体重大于珍珠稷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终末体重大于珍珠稷组(P0.05);杂交高粱组和麦草组全期增重显著高于珍珠稷组和对照组(P0.05),麦草组采食量高于珍珠稷组和杂交高粱组(P0.05),珍珠稷组采食量高于杂交高粱组(P0.05);试验期杂交高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珍珠稷组和对照组(P0.05),麦草组体高、体斜长、尻长的增长高于其他三组(P0.05)。(3)采食规律研究:秦川肉牛采食次数最多的时间段依次是17:00-18:00、10:00-11:00、11:00-12:00、16:00-17:00、15:00-16:00,采食次数最少的5个时间段依次是4:00-5:00、3:00-4:00、2:00-3:00、5:00-6:00、23:00-24:00;平均采食量最高的5个时间段依次为17:00-18:00、6:00-7:00、18:00-19:00、7:00-8:00、16:00-17:00,平均采食量最低的5个时间段依次为1:00-2:00、2:00-3:00、3:00-4:00、9:00-10:00、5:00-6:00。秦川肉牛单次采食时长在0-5min的次数最多,达1314次,占总采食次数的64.29%,其次依次是5-10min、10-15min;单次采食量是0.1kg的次数最多。在5:00-6:00时间段,对照组的采食次数显著高于珍珠稷组(P0.05),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杂交高粱和珍珠稷能够适应陕西的气候特点,生长发育速度和营养水平较高。以全株青贮玉米为基础添加杂交高粱在提高秦川肉牛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方面效果最好,添加珍珠稷干草育肥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