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线索引探法”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收藏
“线索引探法”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线索引探法”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     者:沈联东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建平

授予年度:2003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主      题:化学教学 线索引探 教学模式 “点”“线”“面”“空间” 

摘      要:“‘线索引探法’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我校与广东顺德市沙滘中学共同合作研究与实践的课题。该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目前已比较成型。 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按照“点→线→面→空间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体现课堂教学程序的结构和内涵(线索),将课堂教学变成一个研究活动的场所和中心(引导探索)。 “点→线→面→空间是一种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思维规则。在学生认知、知识发展、思维发展的基础上,把课堂活动看成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循序渐进的研究探索过程。 “点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是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在“点的基础上开展“引导探索活动,通过探索问题或探究实验,归纳形成“知识面,最后在面的基础上通过联系新问题、新材料撑开一片一“能力空间。 让研究性学习真正走入课堂,让学生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最终达到教师愉悦教学,学生享受学习,实现学生素养与考试成绩的双赢。这是我们探索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学案作为模式实践的载体。旨在通过学案来体现一种教学思路,主要是学习的思路、理清课本知识和重新构建学生知识的思路,或是搭梯子式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究性活动的同时,同步完成学案。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去探讨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本文从产生背景、指导思想、结构内涵、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模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同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方案。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