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无望等待中守候到希望——《等待戈多》与《车站》的比较研究 收藏
无望等待中守候到希望——《等待戈多》与《车站》的比较研究

无望等待中守候到希望——《等待戈多》与《车站》的比较研究

作     者:王晓华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黄洪玲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13[艺术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主      题:等待戈多 车站 主题对比 无望 希望 

摘      要:作为西方荒诞喜剧的大师,塞缪尔.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多年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作品在作者后现代主义手法的表现下,充分地向大家展示出一个荒诞、悲凉、毫无意义、盲目等待的世界。 而中国戏剧新模式实验者的高行健,因为其作品的反常规,反传统性,多年来在饱受争议的前提下,也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他的戏剧《车站》更是源于主题和形式上与西方荒诞戏剧的相似,常被拿来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进行比较。 由于两作品都有不停等待但却不见结果的一种体现,多年来大家都已关注其消极负面意义。对作品的解读也有失偏颇。本文认为,两位作家虽处不同社会背景,有着不同文化传统,面对相同的等待主题也有不同的表达,但是两者的主题思想却绝不是单纯的消极意义,不单是表达人类生存的苦痛与人生的无望的。相反,他们都用自己特定的方式去表达对生存的积极探索,是给予人们希望与鼓励的。等待本身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是蕴涵机遇和无限希望的。作者不仅在文中通过人物间的对话直白表述希望,鼓励对方,还通过象征,抽象化,荒诞性,循环和重复等手法来加深这一概念。因此,通过比较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和写作手法,本文旨在揭示无望等待中守候到希望这一作者意在表达的主题。此外,如何客观真实地解读两部作品的价值导向,探索作品给人真正的启示,引导作为个体的人,在无望而疲惫的现实与荒诞中探寻希望,在面对危机和困境时坚韧地生活下去,将成为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章分别对两位作家以及两部作品做一简单概括陈述,并介绍其文学地位和学术价值以及研究背景,学界定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分别介绍两部作品在中外的翻译研究情况。第三章主题对比,《等待戈多》与《车站》都有相同的主题,那就是无望的背景下执着的守候到希望。第四章创作手法对比,介绍两剧在表达“希望的明天这一主题方面所使用的相似及不同的表现手法。第五章通过以上两剧的比较,揭示给后人真正的生活启示。人生是坎坷的,前行的路上总要有相信希望的信念,总需要执着的等待,更需要彼此的互助、陪伴与鼓励。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告诫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理解两部作品给人类的启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